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为全面深化改革添动力 以担当精神推进改革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4日

  改革所需要的担当精神,是不怕风险、迎难而上的精神,也是一种对人民、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面对“硬骨头”,倘若没有一股动真碰硬、敢于担当的精神,改革就会被“险滩”和“藩篱”所阻。

  “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突出强调的一项要求。“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真正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把改革推向深入。

  所谓担当,是指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义务,承担并负起责任。改革所需要的担当精神,是不怕风险、迎难而上的精神,也是一种对人民、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临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冲破思想藩篱、打破利益羁绊,更加需要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勇气与担当。倘若没有一股动真碰硬、敢于担当的精神,不把这些“硬骨头”一个一个啃下来,改革就会被“险滩”和“藩篱”所阻,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也难以持久。

  敢于担当,知易行难。中央的改革决心坚定,路线图、时间表清晰。改革能否充分展开并取得成功,关键在人,特别是在干部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担当起各自应担当的责任,冲上改革一线,大胆创新,敢作敢当,破解改革中量多面广的具体难题。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缺少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勇气。在改革中遇到大事、难事,要么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要么瞻前顾后、得过且过,要么推诿塞责、“隔靴搔痒”。不但没有激发改革的正能量,反而给改革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错失改革良机,影响改革进程。对于这些人来说,担当精神已经成为推进改革最急需补齐的“短板”。

  具备担当精神并敢于担当,关键需要弄明白担当为了谁。一个领导干部心系人民群众、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就会敢作敢为;如果做什么事都首先考虑和计较个人得失,他就会左顾右盼,明哲保身,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只有牢记对党和人民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在履行改革职责上敢于担当,不为各种利益掣肘、不为各种流言所动、不为各种风险所惧,不断推进改革、深化改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同时做到方向准、行驶稳,改革的航船就一定能够扬帆远航,横渡沧海,到达胜利的彼岸。(经济日报评论员)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