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产能过剩行业或成风险暴露“第一波”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杜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4日

    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下,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正在逐步暴露。从去年的“成绩单”来看,各大行都感觉到了不小的经营压力。

  如果说过去产能过剩贷款只是一个隐患,如今则已经成为会随时爆发的定时炸弹,且有加速“引爆”的趋势。

  有分析警示,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或将成为银行信用风险暴露的“第一波”,化解产能过剩风险,保卫资产质量的战役已经打响。

  违约增加拖累银行资产质量

  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究竟有多紧迫?实际上,从去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强调要化解产能过剩风险,要求银行深入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就可见一斑。

  而据媒体3月28日报道,银监会3月中旬向银监分局与地方法人银行等金融机构下发了关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具体措施包括摸清风险底数、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明确差别化信贷标准、践行绿色信贷、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明显感觉到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特别是在制造业、钢贸等行业方面。”农行风险总监宋先平日前表示。

  从五大行年报来看,新增贷款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制造业不良贷款增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能过剩压力增大,产业链末端的企业违约风险增多。建行年报显示,去年末,该行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80.83亿元,不良率为2.88%。

  交行年报也显示,该行2013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上升,主要因素即是钢贸贷款质量在短期内集中下降。

  “2013年,本行资产质量变化受钢贸业务风险扩散的影响,带有较为鲜明的区域和行业特色,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的零贷业务。”交行年报称,这一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引发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民营中小企业抗冲击能力弱的一个集中缩影,并非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问题。

  产能过剩行业风险或最早暴露

  更值得警惕的是,未来,随着需求疲软和国家化解产能的决心加大,过剩行业贷款或将呈现恶化趋势,尤其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钢铁业。

  而近年来钢铁下游建筑业和制造业需求低于预期,可能导致钢价持续下跌,行业面临亏损,违约风险已经由钢贸蔓延至钢厂。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日前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称,中行已经注意到最近有一小部分中小企业,包括钢贸链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新特点,并正在积极组织化解。

  根据有关机构的测算,目前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规模约5万亿元,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水泥、造船和电解铝等行业,其中钢铁行业占比最大。陈四清表示,中行1885亿元产能过剩贷款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

  而产能过剩行业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却又面临盈利能力差、缺乏有效的信用支撑的困境,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叠加将会使其风险更早暴露。

  交行年报判断,未来华东及沿海地区以民间借贷、担保链为主要特点的金融生态环境修复仍有待时日,再加上国家全力化解产能过剩和治理污染的决心坚定,短期内上述地区的不良资产还会出现惯性增长,不良贷款率将呈温和变化趋势。

  同时,随着国家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也会加快部分行业和地区信用风险的暴露。海通证券分析,产能过剩行业未来两年如果达到80%的正常产能利用水平,将有大约8%~35%的产能被淘汰,按照约5万亿元的总贷款规模计算,预计将产生不良贷款约5700 亿元。

  有分析警示,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或将成为银行信用风险暴露的“第一波”,要尤其关注两类钢铁企业的信贷风险:一是负债率较高的企业;二是盲目多元投资、战线拉得太长的企业。

  化解+清退有效防控风险蔓延

  “2014年我们要打一场保卫资产质量决胜的战争。”由陈四清在年报发布会上说出的这句话不难感到,今年如何化解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对银行来说仍是个挑战。不过,五大行也同时表示了对控制产能过剩行业风险的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银行一直通过差异化信贷政策逐步清退和化解,目前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均在可控范围内。

  工行在其年报中称,去年严格控制了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对产能过剩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限额管理。同时通过推动并购重组、创新信贷方式,在促进行业和企业健康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工行年报显示,至2013年末,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减少199亿元,不良率较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至0.79%。

  实际上这也是很多银行的做法。陈四清表示,中行的产能过剩贷款在逐年下降,比2012年下降了7.8%,整体不良率的比重是0.75%,这些贷款虽然是发生在过剩行业,但都是在过剩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建行行长张建国也表示,一直到去年底,建行六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贷款实现了连续不间断13个季度余额的绝对减少。

  对于未来产能过剩领域的贷款,各大行均表示,要跟踪国家政策导向,做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潜在风险监测,提前进行预警提示。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并及时采取化解、退出等措施,有效控制行业性、集群性风险的蔓延。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