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三农经济 >> 正文内容

京州村“三变”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3日

    竹林掩映半亩方塘,碧水,清风,蓝天,一幢幢亮丽的两层小洋房错落有致,宽阔的硬化道路连接着各家各户。村头,休闲娱乐广场上,老人们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其乐融融。这是近日,笔者赴大余县新城镇京州村下围组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昔日的京州村下围组是一个房屋破旧、道路残损、落后闭塞的小村庄。如今,笔者走进下围,感受到的是一个小村庄的美丽蜕变。

    修路改水,感恩点滴

    年近八旬的龚芝秀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工作,提起用水的事,龚芝秀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挑水要走很远的路,年龄大了,喘得慌,腿脚也不好使。”

    京州村下围组是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薄弱的村庄,道路问题。饮水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村民。

    “以前村里基本都是泥巴路,一到雨天就泥水四溅,雨天进村还要拐好多弯,想建房,材料运不进。”村民廖见禹告诉笔者,修路改水的想法谁都有,可工程巨大,大家心里没有底。

    民生问题,涉及村民的最基本利益。在“三送”干部与镇党委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10月,该村先后启动了道路硬化和无塔式集中供水工程,新建点内主干道1600米,铺设管道2000余米,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和示范点100余户人家用水困难的问题。

    “现在路修好了,货车可以直达家门口,家里的农产品可以拉到集市上卖了。”下围组村民廖达禄说,现在不仅道路通畅了,家家户户也用上了自来水,挑水喝的日子也结束了。

    生活的酸甜苦辣,老百姓最有感触,如今老水井已封了盖,可路过的村民还会去看看,时刻提醒自己常怀感恩之心。

    土坯房改造,圆安居梦

    谈及人生梦想时,村民廖见禹说:“村里的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做梦都想住上新房。”

    村民的安居梦牵动着驻村“三送”干部和新城镇干部的心。

    村民廖见才是村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老人,几十年来他独自一人住在一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

    为改善村里老人的居住条件,驻村“三送”工作队和村民理事会一起聚拢多方力量,筹资近20万元,新建了一栋建筑面积达260平方米的农民公寓,解决了村里困难老人的住房难题。如今,廖见才住进了新房,有了“舍友”做伴,人也精神了许多。

    “党情接源远流长,政稳民心心焕发。”横批是“华屋感恩”。村民廖见进家大门上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

    2013年,京州村下围组共拆除危旧土坯房512间,63户农户建好两层以上主体楼房,54户农户已经入住。

    瓜果产业崛起,农民更有前途

    “我们村种的薄皮西瓜很有名气,广东韶关和赣州市区的客商都来进货。”村民刘禄春自豪地告诉笔者,这两年村里瓜果产业发展有了起色,很多人种起了薄皮西瓜、梨瓜、甜玉米,赚了不少钱。

    近年来,新城镇党委与“三送”工作队把着力点放在破解京州村经济发展瓶颈上,科学制定了京州村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引导村民种植薄皮西瓜、甜玉米等富民产业。

    据了解,京州下围组,去年共种薄皮西瓜40多亩,甜玉米20多亩,梨瓜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京州村下围小组距圩镇2.5公里,由于瓜果产业基地远离镇农贸市场,长期以来,瓜农们只能在国道两侧摆放临时摊位与客商进行交易,交易数量有限且不安全因素多。为了更好地发展瓜果产业惠及瓜农,新城镇投资50余万元在京州村麻布村民小组兴建新京州瓜果市场,市场规划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占地总面积5625平方米。目前,投资额13万元的简易棚房已搭建完成投入使用。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宗云 杨伟兴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