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廖岷委员: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应在探索法治精神上作努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3日

  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不应局限于“软环境”的建设,还应在探索法治精神上作出努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  

  “去年一直在忙活的是上海自贸区的相关调研。”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对记者说。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这片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了全国的关注。去年一年里,廖岷委员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进行沟通,内容大多是关于这些银行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监管制度。

  “我认为监管者最需要的就是放下架子,和银行、企业平等地沟通,有什么需求和意见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讨论。”廖岷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上海的很多银行和企业对于自贸区寄予厚望,“他们对自贸区的相关政策等都研究得很透,期望下一步有更多的税制、信息、法制方面的相关制度出台,来保障他们能够平等参与国际竞争。”廖岷说。

  廖岷委员还有一个深切的调研感受,除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等,自贸区还需要更多合格、专业的中介机构参与进来。“举例来说,自贸区内很多银行和企业都是涉外的,这就可能面临国别风险,而一些专业的咨询机构能够帮助银行和企业达到其他国家的合规要求,规避风险。”廖岷委员认为,自贸区内,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不可或缺,这些机构能够帮助自贸区内的企业和银行更好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自贸区创造一个多样化的金融生态。

  自贸区作为一个“新生儿”,需要更多的制度创新与之配套。在廖岷委员看来,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不应仅仅局限于“软环境”的建设,还应在探索法治精神上作出努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法制保障,更需要市场主体真正地信服相关的法律法规。”廖岷委员表示,这需要法律法规在出台时就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市场主体的实际,这样市场主体也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去执行。(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