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刘 溟:信托业监管莫成“喊口号”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7日

  虽然仍有投资者在追索收益,但刚过了个年,中诚信托就又变成了一条好汉,新产品红玺台贷款项目信托计划宣告成立。显然,中诚信托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处理或者调查,连“小黑花”都没贴一张

  广为瞩目的中诚信托兑付事件余音未了,中诚信托新设立的产品已经推出。

  记得小时候,作业没按时交,至少也会被老师批评,贴“小黑花”,如果工作量没完成,连干了的活也会被清零。但为什么中诚信托烂摊子还没收拾利索,竟然就能够再次发行产品?!

  中诚信托春节前的兑付风波以支付本金不支付收益收场,虽然仍有投资者在追索收益,但刚过了个年,中诚信托就又变成了一条好汉,新产品红玺台贷款项目信托计划宣告成立。显然,中诚信托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处理或者调查,连“小黑花”都没贴一张。

  与股票、基金、期货市场一样,曾经的信托市场也是乱象丛生,不少信托公司都是证券市场上的大庄家。同样,经历了强力治理整顿之后,信托市场的发展超过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料,按照管理资产规模计算,如今的信托业已经仅次于银行业。

  信托这个行业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原因在于治理整顿后,信托业一方面强调受托资产管理,看上去已经心甘情愿地扮演单纯渠道角色,另一方面坚持高门槛,动辄100万元的入场门槛,过滤掉了绝大部分小投资者。

  信托业的现状是当初治理整顿时的监管政策指向,从结果上看,政策目标已经实现。但是对比券商、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信托公司的监管政策,却可以发现,相比券商、基金、期货公司严格的分类监管政策,信托公司的监管政策极度宽松。以限制发行新产品这种惩罚为例,信托公司只有在赔掉客户本金,且被证明信托公司自身有错的情况下,才会被如此处理,但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公司股东有毛病都会被限制发行新基金。

  正是这种不同松紧度的监管,为市场机构提供了足够大的监管套利空间。恐怕,这样的套利空间也是信托业机构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助力器。

  抛开现有的监管环境不提,回归到信托业的业务本质上看,如果说券商、基金公司是为客户看守零花钱的,那么信托公司可以说是看守金条的。谁家会放零钱的抽屉有锁,而放金条的保险柜没锁呢?

  不知道中诚信托自己和相关监管部门想没想过,过个年就又是一条好汉的新品发布节奏,会不会让投资者受惊,会不会让监管部门为民监管的愿景变成单纯的口号。(刘 溟)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