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黄琳斌:鼓励人才投向基层 降低门槛不如提高待遇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6日

  降低艰苦岗位、山区基层公务员招聘门槛,只能作为招到人的权宜之计,而不宜作为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的长久之策。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提高待遇上做文章

  2014年广东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正在进行,部分公安特警、监狱、戒毒管理机关一线护理等职位报考学历门槛,放宽至高中、中专和技校。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引导和鼓励更多人才投身基层、扎根山区,解决山区基层“招人难、留人难”问题。

  在“招人难”问题普遍存在、一时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基层又急需人才的现实情况下,这不失为务实之举,值得充分肯定。但采取放宽学历、年龄条件等措施,降低公务员招聘门槛,只能作为招到人的权宜之计,而不宜作为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的长久之策。

  有人认为,像特警、监狱、戒毒管理机关一线护理等职位,似乎属文化、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并不需要高学历;即使是只有高中学历的小学老师,只有中专学历的卫生院医生,在不少地方也常见,看起来也能胜任。笔者以为,做得了和做得好是两个层次;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当然努力追求做得好,以更好地推动发展、促进和谐、造福百姓。特别是山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本来就比城市落后,更要求政府部门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推动区域平衡发展,让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发展成果。

  人才的数量、质量是决定一个地方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薄弱环节正在山区基层。山区基层长期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会导致发展更加迟滞,又进一步加剧“招人难、留人难”问题。要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不能长期采用降低人才门槛的办法,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

  中央提出,要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部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到山区基层工作,主要原因是工作条件艰苦、经济收入低、个人晋升空间不大等。引导和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投身基层、扎根山区,不妨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着力解决上述问题。比如,把更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指标投向艰苦边远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优先和更多地增加山区基层公职人员的收入;探索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使基层广大公务人员在职务晋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职级晋升获得较好的福利;等等。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