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消除“心肺之患” 防治大气污染不能独善其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4日

大气污染

 

2013年10月06日,北京,东三环附近雾霾环绕。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认为,打好防治大气污染的攻坚战、持久战,是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会议强调要推动形成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齐心协力防治大气污染的治理格局。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霾”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年度汉字。从北到南,不同城市的空气中都出现过类似的朦胧景象,人们也都感受过相似的气味。这一年里,每一个人都前所未有地珍惜着每一个蓝天。人们也突然意识到,雾霾围城下,人人平等,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雾霾并非中国独有的遭遇,英国也曾患过“雾霾症”。在19世纪,狄更斯笔下的伦敦是这样的:这一天,伦敦有雾,这场雾浓重而阴沉,有生命的伦敦眼睛刺痛,肺部郁闷,有生命的伦敦是一个浑身煤炱的幽灵……雾霾倒逼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痛定思痛之后,英国政府决定“重典治霾”,通过国家立法、区域协作、产业转型、能源调整等一系列举措,英国人花费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与雾霾斗争。如今,当我们再来到英国,很难想象它曾是狄更斯笔下“浑身煤炱的幽灵”。 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在防治大气污染上苦下功夫:河北关停了高污染企业,达标排放治理正在山东“春潮带雨晚来急”,北京的“单双号限行”减少汽车尾气也备受瞩目。但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这几个城市就是大气污染“半壁江山”的元凶,北京有雾霾,就是北京的问题,河北有污染,根源就在河北自身,这样的治理方式显然“挂一漏万”。

  大气污染治理没有地理边界,更不是哪个区域的专属,每个城市都是或多或少的大气污染制造者,单靠某一个或几个地区“甩开膀子”,根本阻挡不了“雾霾围城”。雾霾面前,共担责任。所以必须要建立跨行政区域和联动机制,并注重运用市场和法治手段,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和科技支撑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看到,对大气污染进行监督和问责,仅靠环保部门一家,力量恐怕远远不够。包括交通、城市建设等等在内的更多政府部门,也需要参与进来。进一步说,就是要落实各方责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但大气污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面对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必须坚持不懈。想要打赢防治大气污染的攻坚战、持久战,彻底转变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必须是全社会的共识,多项措施里传达出的“狠劲儿”也要在实际行动中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

  消除“心肺之患”,共享蓝天白云,国人的心愿终将会实现。(中国经济网 周姗姗)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