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晒家底不能仅靠领导们的个人自觉

来源:红网    作者:郭双年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9日

  广东省第二批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月启动,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基层组织开展,全面覆盖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集中解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领导干部对“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作出说明。(1月28日《南方都市报》)

  让领导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中晒家属子女从业情况,无疑是一把反腐利器,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其家属子女在哪些部门工作“路人皆知”,而且使公众对其家庭收入情况也能大概略知一二。如果再出现领导干部动辄家资上亿、开豪车、抽“九五之尊”、住豪华别墅等违规现象,群众就能根据其家庭收入情况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力腐败,同时也便于媒体和纪检部门监督和发现问题。

  但是想法好并不能代表效果就好。比如广东省在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中,只是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在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时,自己对“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作出说明。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配套措施跟进,这就难免使对照检查的效果大打折扣。

  众所周知,逐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如果没有相关的制度约束,领导干部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让领导自己晒“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和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类似于让领导给自己剜伤疤,如果没有外力强迫,到底能“剜”多深?让人怀疑。

  从全国范围看,以前各地试行的领导干部公开财产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领导自己晒家底,晒多晒少领导自己说了算,结果可想而知。除了糊弄就是应付,群众自然也不会满意。

  因此,靠领导给自己揭短亮丑,无异于缘木求鱼,关键是方法不对头。有些敏感问题,即使在舆论等外部力量的强大压力下,晒出的数字也只能是仅供参考。部分领导干部惯常的做法是能遮就遮、能掩就掩,唯恐晒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领导晒了,也可能是“扎扎实实”走过场、应付民意。

  从这个角度讲,关键是要扎紧制度的篱笆,使领导干部在晒“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家属子女从业等群众敏感的问题时,必须要在制度规定的框架下进行。不但自己要晒,而且还有组织部门进行跟踪查检,把查验结果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就要严惩不贷。如此,才能晒得彻底、晒得放心,让群众心服口服。

分享: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