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打车软件”吃香 考验政府适应力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耀琪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6日

  去年下半年打车软件在各大城市兴起,但在广州遭遇了官方的打压。然而最近又来了新一波的搅局:多路资本高调进入打车软件市场:先是微信支付联合嘀嘀打车,即用嘀嘀叫车,使用微信支付的乘客和司机各得到10元奖励;随后,支付宝表示只要用支付宝钱包付打车款,每单奖励乘客10元、司机15元……无论是乘客还是司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扎堆进入。

 

  从技术引领社会的层面来看,大数据、云计算的兴盛,再加上GPS技术、智能手机的普及,都导致了寻常人的社会形态必须跟着发生深刻的质变。正如全国已经有五六亿人使用微信,微信所创造的包括社交、传播、沟通、支付的新方式也必然席卷城市大多数人群。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不使用智能手机、不会用微信软件,那么只会越来越被云技术浪潮所遗弃,这已经是一种非常残酷而明显的现实。

  以前老人家可以通过穿街走巷买到便宜货,而如今各种电商营造的平台,已经能将线上和线下的购买方式打成一片,为消费群提供更惊人的低价。就像打车软件一样,其目的就是用前期优惠来抢占用户份额,让用户最终形成在自己的平台上花钱的习惯,进而长年裹挟大量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只要这个平台锁定了海量用户,那么就能进一步提高对上游商家的分账能力。道理也很明显,如果一个手机客户端是所有人每天必用的,且最后是能达成海量交易的,那么这种“刚性应用+兑现能力”就会形成强大的优势,依靠一个几亿人用的平台,横扫商界,重塑商业形态,令传统消费模式萎缩,进而重塑人们的生活形态。

  相比之下,处于信息鸿沟另一端的老弱群体,本来就不在电商们的商业视野中,如今支付平台连最民生的出租车服务也“绑架”进去,这就意味着所谓“落后”人群会进一步被剥离、被甩出这个社会的主流。最后,老弱群体不但打不到车、买不到更便宜的货品,还可能插不上队挂号看病、买不到折扣更高的机票、买不到优惠的剧院门票。移动互联带来的随时随地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二维码链接等的威力,已经不只是上网买还是上街买的问题,还成为当今社会群体分化的分水岭了。

  在传统电子商务中,人们还是得通过上某个电商网站,选购商品再进行下单购买,然而到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二维码扫一扫”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短路一般的迅速链接上身边的商家、服务、出租车,再加上你的定位,完全可以做到了即时比价、随处下单。人们的生活成本不但极大降低、购买效率极大提高,而且还挑战着传统政府那种自上而下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和其他节点迅速发生关联,每一台出租车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运营的“企业”……这种强大的分布式计算的力量,考验着政府对时代浪潮的适应力。

分享: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