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5.6万元属高收入”:高收入组焦虑该如何化解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3日

  事件回放 日前,国家统计局将城镇居民按收入分为高收入组、中等偏上收入组等5组。其中高收入组在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9元。“年可支配收入超5.6万元属高收入”的说法,遭网民纷纷吐槽。

  “被高收入”不可取

  为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纳税监管,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要求,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应自行申报纳税。可见,年收入12万元以上,应算是高收入者的重要参考标准。

  更何况,除了数字标准,界定高收入还应考虑地域的区别。年可支配收入超5.6万元的人,在一些中小城镇可能是高收入者,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却远远不能算得上是高收入者。“被高收入”不但让人难以信服,而且,还容易给政策制定者传递失真信息,误导政策制定。 (何勇海 四川成都 市民)

  要提高收入含金量

  平心而论,统计部门公布的这组数据更趋细化,能更贴近不同群体的实际。但从网民的吐槽中,有关方面应听到民声民意。

  除了高房价,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支出可不轻松。就连年可支配收入超5.6万元者都感到压力山大,更遑论其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所谓“高收入组”群体的抱怨,不失为一份现实、真切的民生提案。有关部门应采取更多实质性举措,切实提高收入含金量,让民众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范子军 江苏如皋 市民)

  尽量缩小分配差距

  为缓解部分民众对收入差距过大的焦虑,当务之急应把握公平导向,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所得比例。具体说来,就是要扎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落实国企高管限薪措施,切实压缩机关事业单位与国企“三公消费”,以家庭为单位改革个税征收方式,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特别应破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与利润空间,增加员工收入。同时,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拿出更多资金投入公共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化解民众的焦虑情绪。

  (叶祝颐 湖北武汉 教师)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