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7日
针对本报16日曝光的赣州火车站周边“黑车”违法经营的乱象,市运管部门有关负责人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对赣州火车站周边“黑车”违法经营的乱象早有注意,并且一直在查处,针对此次媒体曝光的情况,他们已采取了相应举措,加大打击力度,增派人员对重点时间、重点区域加强监督执法。同时提醒广大市民:“黑车”大多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不要贪图一时之利乘坐“黑车”。
现状:取证难打击难 风声一过卷土重来
赣州市城市客运管理处综合科科长魏林菁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黑车”打击力度,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我市中心城区开展了为期100天的出租车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同时对“黑车”进行了全面打击,共查扣“黑车”74辆,行政拘留1人,刑事拘留1人。2013年5月起,赣州市交通局联合赣州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开展“黑出租”专项治理,并抽调人员成立“黑出租”治理工作办公室。治理开展以来,已查扣各类“黑车”255辆。然而,在一些地方,“黑车”仍然打而不绝,每到客运高峰期或管理力度一松,就又沉渣泛起,成为“顽症”。
据了解,打击“黑车”面临着诸多难题。执法手段和范围的限制、取证难、处罚难等,都是对执法部门的一种考验。在打击“黑车”过程中,让执法人员感到最无奈的就是举证难。取证确认是不是“黑车”必须要有乘客配合,而目前许多乘坐“黑车”的市民大多不愿配合,有的甚至做伪证。因此不少“黑车”都因证据不足而无法打击。许多“黑车”司机早已熟知这一行政处罚程序,他们互相包庇,使取证工作无法进行。
暴力抗法也给打击“黑车”带来了困难。据统计,近几年来,赣州市交通执法人员遭到违法车主的阻挠执法、暴力围攻20多次。为逃避检查,当执法人员对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检查时,有些驾驶员会纠集不明真相的群众阻挠、围攻执法人员。
成因:收费低服务周到 不少市民习惯搭乘
为什么“黑车”总是屡打不绝呢?魏林菁介绍,“黑车”比合法营运车辆的经营成本低很多,所以可以低价拉客。从经济实惠的角度讲,选择“黑车”的乘车人多一些,乘车人往往不太注意到底是什么类型的车,只图方便实惠,较少考虑自身安全与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侵害的后果。由于逃避上缴各种税费,“黑车”非法营运成本低,有利可图。违法者在高额利润和低违法成本的刺激下不惜铤而走险,从而导致非法营运现象屡禁不止。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出租车和客运班线许可准入制度的限制,供给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魏林菁提醒市民,乘坐“黑车”看上去方便、便宜,但由于绝大多数“黑车”缺乏完善的保险手续,也不会定期检测车况,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车人很有可能面临索赔无门的困境。因此,建议市民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