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亦不凡: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 让金融创新更有味道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4日

  马云几年前曾表示:“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如今,一场来自阿里金融的冲击波正在不断搅动着我国的金融版图,2013年,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

  不可回避的是,互联网新锐“傲慢挑衅”与传统金融家们“偏见与不屑”的交锋,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国金融业,互联网正在推动金融创新。

  金融包括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两种模式。传统金融机构以互联网科技为工具实施金融模式再造,后者则是按照互联网理念和精神去经营金融,而非只是技术层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把金属货币替代贝壳货币看作是第一次金融革命,把纸币替代金属货币看作是第二次金融革命,那么互联网金融就是第三次金融革命。”

  可以看到,2013年当“新金融”来临之时,的确让被踩了场子的传统金融大佬们震惊,但同时也令发挥余热的中小投资者惊喜,就连众筹平台界也欢呼雀跃。此外,还有“一元就可理财”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让赚到钱的小伙伴们倍感“喜大普奔”。互联网的确给金融领域带来了活力。

  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成为“暴发户”,互联网金融新锐们的“傲慢”也触动着全行业。一些电商、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企业,通过自己的互联网渠道,可以轻而易举地募集到传统金融机构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募集到的资金。如“余额宝”在推出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积累的余额已经突破千亿元,而当前我国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的金融机构也不到100家而已。

  作为“高富帅”的传统金融,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比如,当您到银行买理财产品,银行的理财经理们通常都会问一句:“您有网银吗?”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金融家们则表示,互联网金融只是渠道商的创新,改变的只是金融的营销服务模式,从传统网点商务模式改变成为电子商务模式,其金融的本质没有改变。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如此生长,根本原因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没有完全实现,大量的资金看似是流入了互联网金融,实际上则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流入了可市场化定价的金融产品中。

  银行也好,互联网巨头也好,不论是“高大上”还是“草根”,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服务于大众。而互联网的确给行业带来了一股新风。“各司其职”的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应形成互补,补齐木桶短板的不足。只有线上线下金融服务融合创新,才能推动整个金融行业和市场效率提升。具有远见卓识的互联网企业家和金融企业家借助互联网走向市场,由此2013年兴起的这股互联网金融,其创新和服务才更有味道。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