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中国金融频道>> 金融监管>> 银保监会动态 >> 正文内容

保监会两新政“救市”引市场关注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0日

  新年伊始,资本市场监管动作不断。1月7日、8日连续两日,中国保监会两开金口,分别祭出“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和“允许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两大新政。此举被称为“新股申购前夜的放行”、“保监会爱如潮水”。 

  市场和舆论的反响强烈。1月8日,创业板跳空高开,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最后收涨3.9%,重新站上1400点。蓝筹股虽然反应不如创业板大胆剧烈,但新政中“目前蓝筹股估值较低,是历史存量保单配置的较好时机”的说法,被认为是“国家队”对市场的“官方态度”,在微博微信上被奔走相告。 

  保监会成“救市主” 

  这两大新政,是本周资本市场中舆情热度最高的新闻。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本周涉及此事的相关新闻及网络转载近5000篇次,保监会关于允许险资投资创业板的通知原文,即被包括四大财经门户在内的网络媒体转载100余次。媒体报道的标题亦是热情洋溢,如“保监会两天两政驰援股市”、“保监会再向股市送弹药”、“为投资蓝筹开道”、“保监会连发两文驱万亿险资入市”、“保监会火上加油 创业板亢奋”等。 

  市场和舆论缘何如此热情? 

  首先是政策的尺度。“本次通知几乎没有设置任何限制和门槛”,针对1月7日的通知,有媒体援引投资者的话评论道。多家媒体报道均对政策可能带来的资金量做了预估,“千亿”、“万亿”等词频频出现在报道标题中。可见,保监会此举大大超出了市场和舆论的预期,让人“喜出望外”。 

  其次是本次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此时正值IPO汹涌来袭,1月8日即是新一轮新股申购之始,有观点认为,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转变,市场估值或将因此重整,因而保监会之举,或为“IPO重启配套政策”,有“救市”之嫌。 

  最后是发布方式的选择。保监会两大新政,选择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3个渠道同时发布,保监会官方微博@保监微新闻拥有粉丝近50万,自2013年7月份开通以来,表现活跃,内容形式多样。微博和微信,均是社会化媒体时代流行的、传播效率最高的信息传播方式。 

  新政的“蝴蝶效应” 

  总的来看,市场和舆论关注焦点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本身对市场的影响,一是政策背后的监管思路和改革方向的“蝴蝶效应”。 

  对于政策的市场影响,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是“资金面上的实质性利好”,但也有观点认为,这对A股难有立竿见影的影响。如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认为,保监会此举与2005年提升社保和保险的权益投资比例如出一辙,“对保险投资蓝筹的意愿会大大刺激”,但他同时认为,险资投资股市和基金的比例不能超过25%,现在进入创业板的资金不会太多,整体影响有限。如前从容投资合伙人姜广策便提出疑问:“创业板还不够疯?还是迫于险资想参与创业板的压力不得不放行?”而部分网友则调侃,在当前创业板如此高企的市盈率下放行,“这不是来高位接盘吗?”另有投资者则表示担忧:“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亏了咋办?” 

  对于政策背后的监管思路和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有媒体分析认为,作为具长期投资特征的险资,在投资界属于类“国家队”,连续两天连发利好令箭,即使实际影响有限,但背后意义值得重视。另有网友联系近段时间以来,监管层多项措施限制炒新、欲引入长期资金活跃蓝筹、要求保护中小投资者等系列新闻,认为不排除股市已引起最高层关注,“当下管理层比投资者更急”。但对于政策本身,舆论中亦有不同声音。如经济学者刘胜军并不反对保险资金入市,但其反对把此类政策变成影响股市的工具。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