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刘伟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紧随险资创业板投资解禁,昨日,保监会再发新政允许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为证监会引入长期资金“再下一城”。有统计显示,历史存量保险准备金达到4000亿元,这部分资金为A股市场留下了想象空间。
以往仅限投资于债券、存款的历史存量保单,保监会近期将允许其投资蓝筹股,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申请试点。历史存量保单指保险公司1999年以前高利率历史环境下发行的、定价利率较高的长期人身保险产品。目前平安、太保有一些高利率保单,而中国人寿已将高利率保单全部剥离。
保监会要求险企对此设定独立账户封闭运行,并根据自身资产负债匹配情况确定蓝筹股投资比例,不过仍受权益投资30%比例上限制约。目前业界对其规模并没有明确统计,平安证券非银行金融分析师缴文推算,市场存量高利率保单准备金超4000亿元。另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估计历史存量保单规模近1万亿元,不过预计蓝筹股规模有限,短期难以真正救市。
“无论存量保单规模多大,目前只是相当于释放信号,真正多少险资投资蓝筹股还有待观察。”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项政策主要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昨日创业板受利好影响涨近4%,不过后者显然对市场影响有限。从目前来看,险资投资股票比例仅在10%左右,保险公司对后市并不乐观,无论对蓝筹股还是创业板投资意愿都不强烈。
受IPO重启影响,近期大盘整体下跌,昨日沪指再度向2000点逼近,保监会此时连发新政支援股市更加引人关注。保监会表示,一方面这符合历史存量保单长期资产负债匹配需求;另一方面这类业务规模有限,便于分类监管;此外,目前蓝筹股估值较低,是配置的较好时机。
多位市场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政策密集出台旨在提升市场情绪,也是将证监会引入长期资金入市战略的落地。据悉,目前证监会正积极推动养老金、住房公积金、QFII等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不过,仅靠保险资金的力量显然不够,日前汇金买入超20亿元蓝筹ETF也未能使A股止跌,还需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大规模资金入场才有望真正解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