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瞿长福:如何让种地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7日

  除了吸引、稳定现有的“种地人”,更重要的是吸引未来的、正在成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要切实增加种地效益,并使种地更省体力、更加体面

  元旦刚过,一些地方的“种田能手”不约而同地表示,新一年还想扩大种植面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由:效益好了,种地有了吸引力。这真切地反映了种地农民的现实追求。把这一追求与此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联系起来,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种地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目标,也是摆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让种地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关键是吸引“种地人”、稳定种地队伍。当前,农村的“种地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成的专业“种地人”,另一部分是因为各种原因现在还不能转移出去的兼业“种地人”。从构成来看,兼业“种地人”成员更多,在很长时间内将是种地的主要力量,但这部分人很多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由于收入、年龄、健康等因素,种地的积极性并不高,有消极种地甚至“抛荒”的可能。因此,吸引兼业“种地人”种好地,是稳定种地力量的重要一环。

  除了吸引、稳定现有的“种地人”,更重要的是吸引未来的、正在成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他们成长壮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深层次问题。现在留守在农村种地的人大多超过50岁,60岁、70岁的也不少,再过5年、10年,一些地方必将面临“谁来种地”的考验。所以,创造条件让年轻、有知识、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起来,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成功“起跳”的关键。

  理清了“人”这一核心因素,让种地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就要针对人来想办法。一些“种田能手”曾表示,什么时候种地效益好了,什么时候种地就有了吸引力。可见,提高种地吸引力的直接办法在于增加种地效益。增效的主要路径,在于价格与规模。农产品价格高低是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的要害,但农产品价格支持不能简单行事,谷贱伤农、米贵伤市。按照WTO规则,我国农业补贴的空间还很大,需要创造条件加大补贴力度、创新补贴机制,但现有条件下,农业补贴力度还受制于很多因素。

  因此,农产品增效的大头在于规模效益,这就需要将更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现实中,农村青壮年能出去的基本出去了,没出去的暂时出不去,所以做好农民转移工作,先要把进城的2亿多农民工解决好,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活得好,这样他们才可能带动仍留在农村的“老农民”、“兼业农民”。“老农民”进城后有各种社会保障、有流转土地收入、有子女赡养三大“护身符”,就不必守田告老,土地规模化经营、城镇化进程自然水到渠成。

  提高种地吸引力的另一着力点,在于体力与体面。现实中,种地整体上属于体力活、苦累脏,“老农民”体力不支,“新农民”不愿进入。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可见,种地要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要在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上下力,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愉悦感、荣誉感。同时,要营造尊重种地、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体面既取决于收入水平,还取决于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水平。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能逐步改变社会观念,让农民更体面,让种地更有吸引力。当然,这需要过程,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