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张枫逸:故宫周一闭馆 让景区“喘口气”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7日

  许多景区持续超负荷运转,恐怕更多还是出于经济利益考量。国家也可考虑出台相应规定,将人文生态景区的“休息权”作为制度落实下来

  1月6日,故宫进行了首次全天闭馆,并提前提醒观众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故宫是世界知名旅游景点。2012年,故宫接待游客1534万人次,成为世界上唯一每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的博物馆。365天“连轴转”,日均4万多人,已严重影响到这一历史建筑的保护。除了路面、台阶的磨损,人的活动令建筑内温度湿度发生变化,对彩绘、雕塑产生破坏。游客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也对局部装饰产生了影响。

  事实上,需要“喘口气”的不只是故宫。有专家表示,我国已经有很多文物遗址都出现“旅客数量”超过“文物建筑承载量”的问题,长期超载势必对这些遗址造成危害。同时,一些著名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也严重影响了生态人文环境。为此,黄山早在1987年就率先推出景点轮休制度,对重要景点轮流实行三到五年的封闭保护,使植被得以恢复,生态得以改善。

  有人认为,让景点轮休将影响民众欣赏文物和风光的权利。诚然,我们有欣赏文物建筑的权利,但也有保护的义务。同样,我们可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但如果因为我们的喜爱而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看更美的风景。故宫闭馆,黄山轮休,这种“劳逸结合、休养生息”的理念值得推广借鉴,让景区都有“喘口气”的机会。

  眼下,许多景区持续超负荷运转,恐怕更多还是出于经济利益考量。对此,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放眼长远,统筹考虑,不能只顾一时的收入,而不顾传承历史、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国家也可考虑出台相应规定,将人文生态景区的“休息权”作为制度落实下来。至于一些地方担心“让游客白跑一趟”,只要提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相信游客也能够理解,并调整行程。

  当然,平衡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不能止于闭馆和轮休。应看到,对建筑和生态破坏最严重的,还是旅游旺季尤其是黄金周时期的超负荷接待。如果这一现象不加以扭转,即使给了景区“喘口气”的机会,也难以从根本上走出竭泽而渔的困局。国外对于景观遗产的保护,除了定期闭门谢客外,平时也很注重限流的重要性。法国卢浮宫、美国大峡谷,都采取限量发售门票来控制参观人数。我国去年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明确提出“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在这方面,各地应落到实处,避免景区长期超负荷运作。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