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来 洁:雾霾围城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从何破解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6日

  眼下正是雾霾多发的季节,前一阵从东北到江南多个城市的AQI指数屡屡“爆表”。重度污染的天气为何总是挥之不去?

  除了天气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究其根本则是我国现有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

  能源结构高度依赖煤炭,由此带来燃煤污染居高不下;工业结构仍以重化工业为主,由此带来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居高不下;交通模式过于偏重机动车出行,且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之后,油品升级和道路建设等明显滞后,由此带来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甚至成为北京PM2.5的最大污染源……

  雾霾围城,只是我国粗放生产方式造成的诸多环境问题中的一个。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趋严峻,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最大瓶颈,再重复以往高污染、高排放、拼资源、拼消耗的模式,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同时,随着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对优良生态环境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和污染排放问题,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当前,要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向优势产业集中,推动过剩产能向海外有序转移。

  其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生产和服务全过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有效控制用水总量,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管制土地用途。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第三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工业生产要彻底抛弃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农业生产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幅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迈向绿色发展的过程,充满艰辛,更需政府、企业、个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只有构建起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经济体系,我们才能够找回天蓝水净的美丽家园。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