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何勇海:停用特殊车证 更要破除特权思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6日

  为方便有关单位的工作,交通管理等部门制发过特殊车证,但一些持证车辆横冲直撞、野蛮驾驶,让不少群众颇有怨言。北京市交管局日前表示,从明年元旦起停用“新闻采访”证,这意味着北京市的特殊车证正逐步取消。

  制发特殊车证的初衷是好的,能够方便相关人员快速通过拥堵路段,有利于顺利开展应急管理、抢险救灾等工作。但在实际使用中,特殊车证却成了一些人藐视道路交通法规的工具。这种“法外特权”,影响了相关单位的形象,破坏了法律法规的公平。北京取消特殊车证,是继多地取消特殊车牌后采取的又一实招,效果值得期待。

  事实上,不论是特权车牌,还是特权车证,都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关键要根除驾驶者和使用者的特权车思维。此前,有关部门也开展过专项整顿特权车和“人情车”活动,但经常陷入“清理—好转—复发—清理”怪圈,各种隐形特权车仍在为社会“添堵”。让人难免担心:北京即便取消特殊车证,特权思维不除,恐怕仍会有隐形特殊车证“大行其道”。

  要解决这种担忧,就要想方设法破除特权车思维。一方面,应完善交通管理和制度设计,在非紧急状况时,让公务车辆享受和普通车辆一样的待遇。在执行上,要赋予交通执法人员足够的监督权力,保证对违规特权车的处罚执行到位,而不是网开一面。另一方面,要引导有关人员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不给少数人滥用社会资源的空间。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