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承载着亿万农民的新期待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以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政策。这次会议与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形成了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全局性、联动性战略部署。

  “三农”稳,全国才会稳;“三农”好,全国才会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业依然是短腿、农村依然是短板,只有稳固农业这一基础,才能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动权;只有农村和谐稳定,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才能稳定。

  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尽管粮食生产迈上1.2万亿斤台阶,实现连续10年增产,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供需缺口在加大、进口持续增加,粮食生产呈现紧平衡。我们要打造粮食生产“升级版”,就要解决“谁来种地”这一难题,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推进农村改革,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放活土地经营权,使基本经营制度更有活力。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持续注入人力支持和保障。同时,要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生产科技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要更关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改变长期以来在数量方面用心多、措施多而质量方面相对欠缺的状况,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从农产品生产源头正本清源,既要“产”好,又要“管”好,才能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要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让进城的和在村里的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发挥好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一手抓城镇化建设,一手抓新农村建设,既要有宜居宜业的城镇,又要有幸福美好的新农村。

  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承载着亿万农民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统筹谋划、深化改革,“三农”发展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本报评论员)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