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最后一公里”
太平洋保险探索社区4S店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倩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湖北天门市九真镇上一位开精品女装店的女老板肖红梅,在自己的服装店里设了一个保险柜台,一年里两次帮做防盗门生意的街坊曾令武办理保险理赔,都是两天内理赔款就到了曾令武的银行账上。这是太平洋保险打造的社区保险4S店的一个案例。
近日,笔者采访了太平洋寿险销售总监兼湖北分公司总经理阳新云。他表示,就像汽车行业4S店一样,居民来到保险社区门店,可以获得保险产品信息、保险知识,也可以直接购买保险,申请理赔。社区保险4S店直接打通了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阳新云介绍,过去和现在大多数的营销员还是采用“扫街扫楼”的模式展业,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容易产生销售误导,客户服务也做不到位,导致营销员收入低流失多,社会形象和地位低。而社区保险4S店,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破解这些瓶颈和难题。
近年来,中国保监会也陆续推动保险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不过,因受传统销售习惯和资源匹配限制、服务和硬件跟不上等因素影响,保险销售人员一直难以真正融入社区。
据了解,太平洋保险将社区保险4S店的功能与服务定位为:为消费者提供保险政策、风险管理及保险知识信息;为市民做家庭理财分析、保险产品咨询服务、量身定做保险计划;为市民的保单检视解析,提供信息变更咨询和红利查询服务;协助市民办理财产险和人身险理赔及其他便民服务。
尤其是,太平洋保险鼓励居住在社区的、有门店生意的个体户,如服装店、药店、小卖部、洗衣店等,在不改变原来经营格局的情况下,只是增加一个专柜,销售太平洋保险的财产险和人身险产品;或者在小区内建一个“保险咨询工作室”,通过统一配置的太平洋保险“神行太保”设备实现现场买保险、现场受理理赔服务。太平洋保险则提供一套标准的标识、宣传挂图、咨询台、产品资料、体温表和血压表,并统一服务标准和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