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
近日,在会昌县洞头乡河头村上洋村小组,60岁的农民黄锡福把斧头和柴刀放进被火烟熏得焦黑的土烤烟房里,把门轻轻锁上,然后就在院子里晒起了冬日的暖阳。往年这个时候,黄锡福忙得紧,他一家老小要到山上砍到30多担木柴,准备烤制来年耕种的5亩烟叶。
现如今,会昌县实行五年“全封山”,烘烤烟叶燃料“柴改煤”政策的出台,像黄锡福一样,村里其他砍柴烤烟的烟农们也关起柴火烤房,把电锯、斧头、柴刀高挂搁放,享受起了冬日的清闲。
会昌县是烟叶种植大县,每年烟叶种植面积保持在3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均位于全省前列。但部分边远山区乡村种植户用木柴烘烤烟叶,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仍有普通烧柴烤房684座,密集型烧柴烤房204座,覆盖烘烤烟叶面积达7500亩。长久砍伐树木烤制烟叶,势必会对生态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为保护生态环境,会昌县决定从2014年开始,全县所有烤烟房禁止用木柴作燃料烘烤烟叶,一律改用煤炭作燃料烘烤烟叶。为落实新政策,该县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烟农转变观念。农户纷纷关掉或改造烧柴烤房,并向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用煤炭作燃料烘烤烟叶的承诺书。
为了满足烟农烤烟需求,该县投入近1500万元新建388座密集型燃煤烤房。同时,对普通热风循环烤房用煤炭作燃料烤房的烟农,政府将补助一定资金进行炉膛改造。
针对烟农“柴改煤”后技术不足的担忧,烟草部门也开展煤烤技术的培训和指导。该县还制定砍伐木柴烘烤烟叶的处罚措施,县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通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法采伐、运输、收购和使用烤烟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