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郑 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0日

  11月27日,随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按动按钮,中国裁判文书网与各高院裁判文书传送平台实现全国联网。这也意味着,公众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即可随时查到全国3000多个法院的裁判文书。这一全国联网,被称作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司法工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影响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如何对权力形成有效的监督链,最难的是把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而落到实处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确保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推进司法公开,是依法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司法公正、破解司法难题和瓶颈、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司法民主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政治文明和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司法工作而言,任何司法信息的发布,如果时机不及时、范围不合理、方式不妥当,都可能成为舆论焦点和公众话题,甚至被误读和炒作。

  公开是自信的表现。通过公布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群众就能够看见法官付出的努力,就能够明白案件为什么这样判,司法过程就不再是当事人心目中的“暗箱操作”,司法公信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为载体,以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四项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中国是制度之治,也是治国道路和治国理论。只有真正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执法观念,才能积极自觉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带着感情去为民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才能够在加强社会建设中得以顺利实现。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利于保障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增强有效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能力,树立司法公信,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