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寻找保险服务城镇化的“脚本”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张兰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8日

  刚刚闭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将经历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作为现代城镇化的生活方式,保险业“天生”兼具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功能,而这些功能恰与“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不谋而合。

  要踏上城镇化这条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仅需要相关基础设施的“硬件”支撑,更需要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软件”保障。无论是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进程中,以转移风险和社会互助见长的保险业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保险在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保体系、提高保障水平、辅助社会管理等方面优势独特,因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有所作为。

  早在今年8月,中国保监会就在《关于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消费升级”。具体而言,保监会提出要鼓励保险公司根据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的特点,积极发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险业务,为其提供意外、养老、医疗、生育等多层次、多类别和长期均衡的保障,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支持保险公司大力发展保障型人身保险产品,做好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推进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支持保险公司发展与居民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等消费领域相关的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促进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

  监管层的政策引导固然重要,但真正推动保险业在城镇化进程的作用,还需要注意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正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所言,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从相对成熟的保险市场经验来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往往也是保险需求快速提升的时期。以日本为例,二战后日本政府积极进行城镇化建设和推动经济发展,1950年至1970年间日本的城镇化率由37%迅速升至72%,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推动了日本寿险保费长达20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5.6%.与日本极为相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台湾集中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加速发展,台湾地区城镇化率由1963年的40%上升至1975年的60%.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台湾寿险保费年均增长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并取得显著进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也表明,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保险密度即提升5个百分点。有业内人士甚至预测,若2020年城镇化率从目前的51%上升至60%,则目前寿险市场可扩大85% ,而且由于目前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35%,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5倍,保险消费差距更是高达9倍,因此至2020年2.2亿城镇流动人口市民化后,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将从35%上升到60%,2020年寿险市场规模可扩大近2倍,达2.8万亿,寿险保费年均增速12.4%.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保险市场尤其是寿险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扩大的同时,新型城镇化也给保险资金运用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带来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一方面要扩大国债和城投债的规模,另一方面鼓励各类企业和其他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而企业资金需求上升也将推动债券规模增长和品种多样化,这将为保险资金提供更多优质的债券品种供给。除国债之外,城投债和信托等的快速发展,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多渠道融资。于保险业而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开后,也可以通过各渠道参与城镇化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和不动产规模最高可达1.4万亿元,若考虑债券和信托等其他渠道,投资规模将更高。

  随着保险新一轮投资渠道的放开,保险资金参与基础实施债权计划和不动产投资也逐步兴起和扩大。据了解,自2012年5月以来,国内多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继发起设立基建债权投资计划,公路、铁路、核电、风电、火电、水电、水利、煤炭等重大民生行业是这些债权计划的主要投资领域。此外,城镇化也带动了保险不动产投资,尤其是养老地产和保障房项目成为热点,上市保险公司纷纷启动养老地产项目。中国人寿在河北廊坊兴建高档养老地产项目“国寿(廊坊)生态健康城”,中国平安170亿元建设首个“养生养老综合服务商,众合人寿则在湖北武汉率先启动了”保单+实物“的复合型养老社区。

  必须要强调的是,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仅是保险业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保险业自身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选择。近年来保险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保险业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只有服务好经济社会全局,保险业的业务领域才会越来越宽,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城镇化意味着家庭生活方式、养老保障模式的转变以及居民财富的增长,将会大大增加对商业保险的有效需求。然而在通往城镇化的路径中,无论是保险业优势的发挥,还是保险市场潜力的释放,都需要政府、市场主体甚至是媒体等共同努力,去探索和发现那些率先“点燃”新型城镇化的“星星之火”,从而为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积累经验、提供脚本。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