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记者周萃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6日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今天出席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时表示,信息化将引起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业的深刻变化,为适应挑战、把握机遇,银行业需要切实转变“三大机制”,加快构建“管理—创新—人才”稳定“三角”,努力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阎庆民指出,在信息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银行业需要转变经营管理机制。要通过数据仓库、报表集成、信息挖掘等,实现决策信息实时化、定制化和便捷化,让决策人员敏锐感知市场变化。通过客户信息管理、远程授权等,实现前台经营人性化、中台管理智能化、后台支持集约化,让经营人员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贴近居民。
把握信息化机遇,创新是关键。银行业要充分挖掘现有“数据海洋”的潜在价值,实现对银行客户需求的精准满足,开拓“蓝海市场”。推广和升级电子银行、移动支付等技术,提高小微、个人等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要制定和实施适合银行发展战略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信息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解决信息化人才总体匮乏的问题。同时,推动全员增强信息化理念,解决业务和信息“两张皮”问题。
阎庆民还强调,信息化将深刻影响银行业风险防控管理,信息科技风险几乎是唯一可能导致银行业务瞬间全部瘫痪的重要风险,必须把好“三大安全关”,严加防范。一是把好客户信息安全关。账户信息关系到银行客户的直接利益,是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要强化网络安全、物理安全、软件安全,确保客户信息安全。二是把好系统运行安全关。绝大部分经济活动都需要银行业支持,其信息系统故障具有明显的“蝴蝶效应”。要优化信息科技风险治理,加强运行维护和业务连续性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始终持续安全运行。三是把好金融信息安全关。很多金融信息与宏观经济运行高度相关,十分敏感,不能有任何麻痹大意。必须以严密的系统、严肃的纪律、严格的机制,确保金融信息安全。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