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马志刚:提高经济"含金量" 政绩考核"指挥棒"导向是关键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2日

  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导向,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施政行为。在政绩考核“指挥棒”导向上“纠偏”,就是要纠正“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偏向,倒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甚至要求“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这一政绩考核“指挥棒”导向的新变化,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攻坚期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GDP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它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反映着社会财富的积累程度。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GDP增速近10%,登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高位。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地也普遍出现“简单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导向,“官帽子”与经济增速挂钩明显。在这一“指挥棒”下,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华丽光鲜的增长数字,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给发展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导向,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施政行为。当下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产能过剩、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等突出性矛盾和问题,背后无不烙有“唯GDP”的印记。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之所以先后陷入产能过剩泥潭难以自拔,甚至越减越多,就与“唯GDP”的考核导向有着莫大关系。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增速,千方百计扩投资、抓项目,人为地助推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而一旦遇到产能利用率下降、竞争加剧,又常常囿于“政绩”考虑,通过继续扩大产能来保护无效产能。同样,在这一导向下,大量“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项目铆足劲上马,结果是经济规模的账面好看了,但土地、河流、空气却被污染了,地方债台也越筑越高。

  面对严峻形势,一些地方在改进政绩考核上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今年,北京、上海、广东纷纷调低经济增速目标,主动为转方式、调结构留出更大空间和余地;河北、天津、山西等地纷纷承诺大幅削减高污染产能。但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不改变,政府就有动力继续在数字上做文章。更多的实际情况是,不少地方对GDP的看法很纠结:经济增速上不去,如何体现发展能力?会不会耽误升迁?这些小算盘、小心思,导致一些地方在转型发展中做“虚功”、喊口号,而在具体工作中仍把经济增长速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得更幸福,绝非那种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或者忽视社会公正的“粗放式增长”。此次,中央抓住问题的重要症结,在政绩考核“指挥棒”导向上“纠偏”,就是要纠正“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偏向,倒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政府施政的动力从粗放式增长轨道上转到调结构、促转型上来,从插手微观经济转到更好地履行自己职能上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拿出创造性的落实举措,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促使广大干部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

分享: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