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1日
|
□钟慧燕 邝先锋
日前,为备战来自荷兰的外贸单,全南县鸿盛电脑针织厂新增60台电脑针织机,公司总经理肖盛忙得不亦乐乎。在全南的外贸出口企业中,忙碌的不止鸿盛针织一家。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实现外贸出口总值7452.4万美元,同比增长36.31%。在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出口形势“寒气”逼人的背景下,全南外贸出口不仅逆势上扬,还稳中求进,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走进全南县合隆制衣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声隆隆,一派繁忙,近千名员工正在缝纫机旁手脚麻利地赶制衣物。该公司财务部经理叶华林表示:“我们现在的产品款式新颖,所以即便是国际市场经济萎靡,公司销售也一直稳中有升。”
技改创新,是合隆制衣应对外贸“寒冬”的法宝。作为一家外资企业,为确保企业出口的稳健增长,该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为了创新产品样式和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该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及创意设计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发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针对性研发符合国际潮流的创新产品。目前,该公司所研发的产品花样新颖、工艺精致,利润空间有了明显的扩大。
今年1月至9月,合隆制衣已实现外贸出口额2530.26万美元,同比增长36.7%。
围绕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全南县全方位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活动,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与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结合,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和企业,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保护。
为有效破解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资金短缺问题,全南县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引导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调整,鼓励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仅去年以来,重点扶持实施包钢晶环年处理5万吨铸造废渣资源化利用、新资源稀土分离冶炼清洁生产、超颖科技长寿命低压启动微型电机等20多项重大技改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
搭平台引来磁场效应
在全南,大大小小的针织企业有上百家。作为鸿盛电脑针织厂的负责人,过去,肖盛总是往返于东莞、全南两地,到东莞拉一些订单回来,然后回全南的厂里加工,做得辛苦不说,还常常担心自己的订单不稳定。“我们的产品质量没得说,但就是很难真正走出去,如果靠自己琢磨的话,不知道要交多少学费?”肖盛说。
一切的改变缘于2013年初成立的全南县进出口公司。据肖盛介绍,自从加入全南进出口公司,厂里的产品可以直接通过该公司出口到东亚、欧美等地区。如今,自己再也不用为订单发愁,一门心思搞好生产就行了。
为积极应对持续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势,全南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出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系列政策,特别是对有传统优势的针织服装企业,借助原有市场、品牌等基础,着力汇聚资源、智慧、技术等力量,由“简单加工”向“创造性制造”转变,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品牌运营等方面求突破、谋发展,实现“智能升级”。
“为了扶持针织行业做大做强,县里专门成立了全南县进出口公司,由兆丰针织等龙头企业带动,十几家具备资质的企业加入进来,直接通过该公司进行外贸交易。现在这些小企业的订单稳定了,整个针织行业的产品质量也提升了,一面‘背靠大树’,一面‘抱团取暖’,企业的外贸信心更足。”全南县商务局局长何飞介绍说。
同时,全南县做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已有市场,努力拓展新兴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境内外知名展会,全力抓订单、拓市场、保份额。该县着力扩大外贸经济新增长点,大力拓展总部经济,分析摸排总部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将外地工厂的外贸订单通过总部报关,促进外贸增长,积极鼓励外地总部企业来全南设立公司,并报关进出口货物,形成外贸增量。该县还进一步加快服务创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扶持小微出口企业投保,着力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