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9日
11月18日,赣州市民王先生:这几天早晨,我市罩上了一层雾气,直到上午10时左右,随着阳光加强,雾气才慢慢消散。不少人表示,前段时间我国北方多地遭遇雾霾天气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我市最近两天出现的大雾天气是否与新闻里的雾霾天气有所关联,一般的雾天与霾有何区别呢?
当日,记者了解到,秋冬季节是大雾天气的多发季节,继前几日我市发布大雾预警信号后,11月18日早上7时,赣州市气象台再次拉响大雾黄色警报,我市多地当日早上被能见度低于500米的大雾笼罩。记者采访得知,受大雾影响,当天我市境内多条高速公路被迫暂时封闭,到上午9时左右,受大雾影响而关闭的收费站才根据能见度的情况陆续恢复正常通行。
对于市民的疑问,记者采访了赣州市气象台有关气象专家。据介绍,雾和霾其实是两种不同天气现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自然现象;而霾也称灰霾,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能见度下降到10000米以下的一种大气现象,它对人体的健康存在一定威胁。气象专家还表示,雾和霾出现时大气的相对湿度也有所不同,雾以水汽为主,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90%以上,呈现乳白色、清白色或纯白色, 且雾的边界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而出现霾时空气更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呈黄色或橙灰色,与周围环境的边界不明显。
针对近两天我市早晨大部分地区雾气弥漫的状况,气象专家解释,由于最近几天我市天气形势相对稳定,多晴好天气且无明冷空气活动,近地面相对湿度增强,加上地面风速减小,容易形成近期所出现的辐射雾。对此,气象专家提醒,市民外出遇大雾天气应注意行车安全。此外,有些人喜欢雾天朦胧的感觉,认为这时候吸入的空气很湿润,对身体有利。然而,气象专家指出,其实雾气“沾染”了不少污染物,大雾天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眼下这个时节的雾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雾”其实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体。因此市民在大雾天气环境下,应减少户外活动或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