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近日,有媒体暗访发现,不少“职业医闹”仍活跃在医院周边,并呈现出“职业化”特征。从策略谋划、人员选定到收费标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微评】 对“职业医闹”必须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医生权益和医疗秩序。但也应反思的是,为何“医闹”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患者为何在面对医疗纠纷时,不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而是首选“医闹”?可以预见,如果医患之间无法建立良性沟通渠道、医疗纠纷机制始终无法建立,那么,即便加大“打击”也难以铲除“医闹”生存的土壤。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