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磅经济数据纷纷落地,但大盘却未能延续前日反弹势头,反而是呈现45度角震荡回吐,沪综指创近四个月以来的收市新低,并开始回补“10·8”跳空缺口,连续两日的反弹成果损失殆尽,个股呈现普跌态势,不过市场成交未见明显放大,跌停个股仅有3只。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677.65点,下跌80.45点或2.92%;深证成指报11566.7点,下跌499.81点或4.14%。两市共成交1680.9亿元,同比小幅放大。
分析人士表示,从昨日沪指K线走势看,形态再度转坏,重心明显下沉,“10·8”缺口开始回补。目前距春节剩下不足10个交易日,预计市场在2600点与2800点之间震荡的概率较大。
盘面观察,昨日市场热点基本销声匿迹,空方开展大肆反扑,出现两大明显的做空主线。一是前日领涨先锋资源板块倒戈,沦为做空市场的主力,尤其是煤炭板块大跌超过4%,跌幅位居各行业之首。二是众多题材股也出现大幅杀跌,物联网、触摸屏等科技类板块跌幅居前,前日被爆炒的铁路基建板块整体表现不佳,板块内个股出现了一定分化,仅有晋亿实业等少数股票逆势收涨。
节前仍存在加息可能
从昨日公布的宏观数据看,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全年CPI上涨3.3%,12月CPI为4.6%,宏观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同时也证明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不过,2011年我国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在保证经济增长平稳运行同时,管理通胀预期将成为调控的阶段性重点。而由于近期自然灾害及春节刺激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连续上涨,此外国际油价再次走高也将影响国内物价水平,1月份CPI涨幅继续走高概率较大。与此同时,本周央票停发等都促使加息预期大增。
“去年12月CPI有所回落,但这并不是拐点,今年1月CPI极有可能再创新高。”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表示。
中信建投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CPI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但这不会改变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春节前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大。由于农产品供给紧张,通胀在2011年上半年仍是突出问题,预计一月份和六月份的CPI数据是最高的。
海通证券和申银万国证券也表示,受干旱和低温雨雪天气影响,石油和煤等原材料价格最近明显上涨,预计今年前两个月CPI涨幅将达到5%左右。
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我国今年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而政府对抗通胀的信心和决心正在不断巩固。在此背景下,预计央行未来会有更多紧缩政策出台,一季度或加息一到两次。同时,瑞穗证券等外资投行也预计中国央行最早将在1月份加息。
大盘短期下跌空间有限
深沪股市连续破位下跌,股指开始回补“10·8”缺口,跌幅之大已超出市场预期,大盘后市下跌空间还有多大呢?
深圳芙浪特赖戌播表示,当前A股市场处于阶段性主跌波段,这个下跌表明市场尤其是中小盘股进入了一个中期下跌,近两年来升幅大的深综指和中小板指进入了中期调整。大盘后市将继续向下寻求支撑,第一目标位在沪综指2550点至2600点之间,最悲观的预期不排除跌破去年7月份低点。不过,大盘在2550点至2600点获得支撑后,将会出现一波阶段性的反弹行情。大盘反弹过后才会延续探底走势,见底时间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
金百灵投资秦洪表示,当前大盘中期趋势处于下降过程中,趋势一旦形成很难判断跌到什么点位,可以说任何预测都是错误的。从技术上看,短线回补“10·8”缺口后,再惯性向下探一下可能回升,但只有持续的恐慌性抛盘出现,大盘才可能迅速见底。从估值上看,沪综指2500点附近应有支撑,因为今年的2500点比去年2319点估值还低。
哲灵投资总经理徐泽林表示,当前大盘调整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市场担心持续调控政策出台,比如春节前央行再度加息等;二是机构调仓换股带来的震荡。预计深沪股市节前以调整为主,但向下调整的空间应不会太大,沪综指2600点附近将有支撑。大盘若向下跌破2600点大关,将是投资者逢低建仓的较佳时机。
平安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晓鸣表示,这两年A股是一个箱体震荡市,涨到箱体上端就会跌下来,跌到箱体下端又会升起来。短线大盘下跌空间应有限,预计回补“10·8”缺口后将震荡上行,对应沪综指在2650点附近。
逢低关注低估值品种
鉴于大盘下跌趋势已形成,短期震荡调整是主基调,投资者该如何操作呢?
徐泽林表示,在节前探底过程中,低估值品种可逢低建仓,节能环保、高端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股可重点关注。此外,银行、地产等近年涨幅很小品种亦可关注。
秦洪表示,投资者要注意控制仓位,持仓比例尽量不超过30%。后市依然看好新兴产业小盘股,可关注2010年市盈率40倍的小盘股。如果这类股票2011年业绩增长一倍,那么市盈率便降到了20倍。同时,可跟踪钢结构、煤炭机械、精密结构件、特种材料、节能环保等行业个股,他们或将是A股市场春季行情的主角之一。
赖戌播认为,节前沪综指跌至2600点附近时,投资者可用三成仓位博反弹,高铁、地产和酿酒板块可关注。此外,年报绩优成长高含权通胀股,投资者亦可重点关注。中小盘股和去年涨幅大的品种,后市投资者应以回避为主。
罗晓鸣认为,后市机会可能在低估值品种,建议投资者关注银行、钢铁板块,保险股涨幅有限,投资者亦可关注。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涨幅很大,短线投资者不宜追涨。(钟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