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赵学毅:基金产品切勿“名不副实”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学毅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6日

  “挂羊头卖狗肉”,历来是不法奸商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的惯用手法。在基金业,这种“歪风”正肆意横行,不少基金产品名不副实已经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基金三季报上周末落幕,从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发现,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仍屡见不鲜。归纳为四种情况:一、名为“蓝筹”的基金,眼看三季度主题投资风生水起,基金经理们悄然将重仓股换成了中小盘股或概念股,以期获得短期超额收益;二、“中小盘”基金的配置多半并未选择中小盘股,在震荡市中揽“大盘蓝筹”入怀,以期净值稳字当先;三、“主题”基金有名无实,利用模糊定义施展“障眼法”,忽悠人不商量;四、量化基金“伪”量化,不少只是宣布使用量化策略,但是量化策略和基金经理的决策各占的权限并不明朗,量化只能算一个噱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名不副实的基金占全部基金产品的三成左右。

  除了基金经理迫于营销或排名压力,跟风投资以提升业绩的因素外,还与“定义模糊,投资策略有差别”有关。比如对于蓝筹股的含义,有些基金倾向认为处于成熟期早期并有较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为蓝筹公司,而另有一些基金则将有稳定分红历史的上市公司视为蓝筹公司。还有较大一部分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并没有明确大盘蓝筹股的具体标准,只是泛泛而指。另外,我国对基金的名称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要符合契约,以“中小盘”命名的基金可以投资大盘蓝筹股。

  正是这种具体标准的缺失,令众基金敢打“擦边球”,尽享自由宽松的选股策略。

  短期来看,这种游离式的投资风格,或能一定程度上带来收益,但长期来看,这种基金定会让投资者无所适从。毕竟,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基金,如果操作不当,时常会拖累整个基金的表现。当投资者对名不副实的基金大失所望时,这些基金迎来的便是投资者的赎回。

  基金应该规范投资,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可能,这种坚守带来的是短期收益上的损失,但长期来看必能赢得投资者的理解与信任。这样,投资秩序会更加井然,投资选择会更有章可循,发展则会更健康。

分享: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