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4日
12月22日,融资融券市场继续创下新的交易纪录。
来自沪深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2日两市融资融券交易总量达到118.94亿元,继12月9日突破百亿元关口后,两融交易规模再下一城。
从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开闸至今,历经9个月共计178个交易日后,市场规模已经膨胀1805倍。
融资交易依然是市场的绝对主力,至22日融资余额为118.77亿元,同样也是截至目前的最高纪录,而融券余额仅为0.17亿元。对比悬殊之下,市场借助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两数值之比,来衡量多空势力间的博弈。
不同于此前大部分时间的缓和上扬,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之比却在2010年最后一个月呈现明显震荡,区间低点从12月2日的315倍,直到12月17日的最高值964倍。这也是融资融券发展至今的最大单月振幅。
数据背后,A股市场上多空势力暗中博弈。
空头的预见性
2010年最后一月,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衔枚疾进。
从3月31日融资融券首日计算,交易总量突破10亿元关口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抵达50亿元又再度经历了五个月;但进入10月后,两融市场规模已经数次刷新纪录。
12月9日,市场上融资余额和融资融券交易总量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01.95亿元和102.15亿元;仅隔一个交易日后,两项数据再破110亿元。
多名券商分析师表示,第三批试点券商的入场是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增长的主要推手。
12月13日,包括安信证券、长城证券、平安证券在内的14家第三批融资融券试点券商正式入场交易。和首批客户的谨慎观望相比,经历8个多月的推广运行,新一批客户对融资融券业务积极性明显提高。
“截至12月16日,前4个工作日中已经有数十位客户提交了融资融券业务申请,累计审批信用额度超过2000万,客户申请数量保持着逐日上涨的态势。”来自第三批试点券商之一,兴业证券融资融券部相关人士对记者介绍。
而来自现货市场的出色表现,更是为多头市场提供了信心支撑。13日A股迎来久违的反弹,沪指不仅收复2900点关口,且收盘大涨2.88%,为近两个月的最大单日涨幅。
投资者迅速对上述利好做出反应。
13日,融资融券市场交易总量一举突破110亿元关口至110.90亿元,而代表市场看多观点的融资买入额更是创下历史最高值,为14.16亿元。
然而在一派热闹背后,空头势力也在筹划着反扑。
沪深两市融券业务在13日突然放量,创下继11月12日A股大跌以来的最大规模。
统计显示,当日融券卖出额达到2301.25万元,为此前一个交易日的两倍;被融券卖出的股票数目也由前一交易日的20只陡增至39只,被集中做空的股票主要是中信证券、中国平安、浦发银行和深发展A这类金融股。
“一方面由于试点券商增加,可供融券的股票数目、规模也相应增多;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部分投资者对后市态度谨慎。”沪上一券商融资融券业务人士分析称。
时间证明了空头的预见性:从14日开始至20日,在金融股拖累下沪指遭遇五连阴,前述被空头潜伏的四只股票无一例外出现下跌。
数据还显示,沪指五连阴期间,两市融券卖出股数和融券余量均较13日持续下降,多数交易日融券偿还额大于融券卖出额,可以推测多数做空者选择尽快了结获利,并不恋战。
“考虑到从14日开始大盘指数是逐日走低,融券余额也走低,由此可见融券投资者对于市场没有看空,更把四连阴看作是周一大阳之后的阶段调整。由融资融券走势可以看出,总体对这周走势看平。”22日,东方证券在其融资融券周报分析。
多空分歧“中石油”
如果不是一个月前的意外,融资做多者或许不会像12月13日这般盲目乐观。
融资融券股票标的之一――中国石油(601857.SH)成为左右多空“变脸”的关键。
在13日14.16亿元的当日融资买入额中,中石油的贡献达到1.09亿元,这不仅仅使该股成为仅次于中国平安的热门股票,也是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至今,该股票首次日交易额过亿。
这同样意味着,两融市场上看多中石油的观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但在此之前,这只A股巨无霸甚至排不上两融热点股,它还曾有过累计25个交易日的“零成交”记录。
转折点发生在11月11日,即A股暴跌前一交易日。当日,一直波澜不兴的中石油突然在午后发力,收盘狂飙7.69%,并在尾盘一度涨停。
只是,中石油在A股市场上的罕见发力并没能引起融资融券市场的及时关注:上交所数据显示,11日中石油仅吸引到697.90万元的融资买入,同日还出现1181.07万元的融资偿还。
从数据推测,这部分逾千万的融券偿还主要来自多头在此前一交易日的提前布局。11月10日,中石油的融资买入额达到2242.00万元,两相对比,近半数投资者在中石油股价高涨时选择卖出股票,获利离场。
不曾料想,11日该股票的莫名上涨居然是“中石油魔咒”的再度上演,即每当中石油放量上升时,大盘往往会掉头下跌。
果然,12日上证综指暴跌5.16%。融资融券市场同样一片恐慌,不仅融资偿还规模大幅超越买入规模,当日的融券卖出量也创出3194.17万元的历史纪录。
这一次,多头势力损失惨重,融资买入前三大的股票中,西部矿业跌3.67%,潍柴动力跌9.45%,江西铜业跌8.85%;相比之下,中石油在12日仍称得上坚挺,当日下跌1.57%,盘中还曾触及13.31元的阶段高位。
于是在一个月后的12月13日,面对中石油再度大涨至4.37%,投资者们坚定地站到了看多这一方,大手笔向券商借钱买股,希望能撞对一次上涨行情。
统计显示,截至12月17日这一周,中石油的融资买入额累积为19466.03万元,而该股票在A股市场的成交额为194826.63万元。
众人拾柴下,对中石油的融资买入额几乎达到A股成交额的十分之一,这一比例也高居同期两融标的股票第一位。
只是这一次,押注中石油的做多者却难言获利;该股票在此后五个交易日持续下跌,累积跌幅达5.36%。
3000点之战
从11月中旬沪指跌破3000点至今,市场上多空前景依然不明。
考虑到融资融券市场和A股市场的关联性,似乎给我们一个暗示,普通投资者或许可以从两融市场的多空趋势来窥探大盘走势。
兴业证券研究发现,当市场投资者预期趋于乐观,成交量放大时,两融市场趋向活跃,成交也随之放大;自2010年6月以后,沪深两市融资买入额和标的证券总交易额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7835和0.8649,“两个市场间的联动非常明显”。
“目前融资融券试点阶段的投资者一般都是资金规模在100万以上的操作相对稳健的投资者,因此这些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可以给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分析师楼华锋认为。
他举例称,如果融资买入突然放量,则可能说明后市上涨的概率较高。一旦融资买入量大幅萎缩,甚至开始集中偿还融资时,也可能意味着市场可能面临调整,如果融券卖出量突增,表明市场短线看空后市,大盘下跌的概率也较高。
不过,一旦落到具体行业或是股票上,融资融券市场就难以为现货市场提供参考意见。
来自华泰联合证券的研究显示,截止12月17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服务、有色金属、采掘,而融券余额最多的三个行业则是金融服务、机械设备、食品饮料;显然,无论是融资还是融券交易,对金融服务业都同样偏好。
具体到标的股票,从此前九个月交易来看,包括中国平安、中信证券、招商银行等股票在被大笔融资买入的同时,也占据融券卖出的前列。
财汇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两市融资余额居前的股票分别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融券余额靠前的股票则是吉林敖东、泸州老窖和云南白药。
“融资交易量与融资余额排名居前的标的证券,基本上是市场已出现的热点,因此,一部分投资者基于趋势跟随的理由选择继续融资买入,一部分投资者基于价值回归的理由选择融券卖出,体现出交易积极的股票在融资买入和融券卖出上都排名靠前,这种现象本身并不能作为投资者看多或看空一个标的证券的理由。”国泰君安融资融券部相关人士分析称。
该公司研究显示,2010年3月至今融资买入日均成交量与标的证券日均成交量比值约为0.7%,然而2010年11月该比值已升高至1.23%。尽管如此,融资融券交易总量占全市场交易量的比重仍然非常有限。
“从现阶段来看,融资融券业务仍处于成长阶段,尤其是在交易标的物范围较小、转融通机制推出之前,两融业务对整体市场的影响较小,尚不能作为确定市场看空或看多的决定性因素。”兴业证券融资融券部相关人士表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