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刘鹏:民众对调控失去信心不可等闲视之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刘鹏
  国土资源部19日晚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房地产监管和调控政策措施,打击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抑制少数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

  控制房价疯涨,首要的任务无疑是抑制房产用地价格的无序和暴涨。国土资源部此次通知要求:要打击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等违法行为;要增加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三类用地”供应;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高价地;要对招拍挂出让中溢价率超过50%、成交总价或单价创历史新高的地块,在2个工作日内实行上报等等。严厉而细致的要求,表达了国土资源部抑制地价过快上涨,控制地价在房价中成本比例的坚定决心。

  然而,大多数公众对此却持悲观态度,甚至直言不讳地称:这是一个应该放到娱乐版块的“娱乐新闻”!笔者从网络上观察发观,截至20日14时30分,共有1421位网民参与新闻评论,无一不是对国土部这一通知的冷嘲热讽和对未来地价得到有效控制的悲观表达。

  最希望土地价格回落,房价恢复理性的广大民众,为什么会对国家相关部门的出台的调控政策不信任呢?答案说复杂也并不复杂:一是严重的失望心态。2004年以来,国家认识到楼市泡沫化严重,多次出手调控至今,房价不仅未降,而且出现了相反的局势,似乎越调价格越高。民众信心经不住高企房价的打击,“鸭梨”巨大。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比较能表达出民众的困惑:“你不调控我还明白,还勉强买得起房,你越调我越糊涂,越买不起房了,为什么?”

  二是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广大民众,从政策到实践、从通知到行为、从纸上文件到实际落实一般会大打折扣。无论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还是打击炒地囤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严厉政策从各方面看都没有问题,但一旦落实起来,恐怕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国家规定78家房地产非主业央企退市,但这一规定虽严厉而明确,然而不折不扣的执行却一拖再拖,最后被各种变通的方式化解掉了。

  我们什么都可以失去,唯一不能失去的是民众信心。面对对房地产市场的“悲观民众”,政府相关部门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重振民众的信心了。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