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吴晓灵撰文:银行业高额利润回报率是假象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企业家》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2日

  近三个月来,民营企业们最热衷的一件事是申请银行牌照,苏宁云商、凯乐科技、中关村科技园、均瑶集团、红豆集团、腾讯、美的等都透露出正在申报的消息。据初步统计,目前已经申请和正在申请民营银行的企业有几十家之多。

  这股热潮的政策背景是,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7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从此各地民间资本申办民营银行渐成燎原之势。

  早在1980年代,城市信用社就向民营资本敞开了大门,30多年来,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民营资本表达出强烈的愿望。时至今日,完全由民营资本控股的商业银行只有民生银行、台州商业银行、泰隆银行等少数几家。

  除去金融进一步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临近之外,众多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的热情主要是,一,银行远超实体经济的丰厚利润。今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75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15亿元,增幅13.8%。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上半年净利润平均增长12%;二,民企长期以来受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歧视”,希望自己办的银行能解决相关行业融资难题;三,由于互联网和第三方支付技术的发展,为民营企业带来发展新金融模式的可能。

  银行业已经是红海

  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最朴实的目的就是为了融资方便。既然大银行不给我们好好服务,我们是不是办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比如科技、教育要发展,企业为什么不可以办个科技银行、教育银行呢?

  事实上,这些办银行的想法违背了银行特有的规律,不能说哪个领域缺钱,哪个领域就要办一家银行。银行吸收公众存款来放款,为了保证公众资金的安全,在放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流动性、可偿还性,因此银行资产运用必须是分散的,不能集中在某一个领域。

  金融业的高额利润也是吸引各路资本的原因之一。但事实上, 2012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沪深两市银行业上市企业资本回报率是16.59%,确实很高,但资产利润率很低只有0.99%。

  银行是高杠杆的行业,资本利润率很高,但要获得高额的资本回报率就要做大资产。很多银行不遗余力地扩大资产负债表,就是在追逐高额利润,但从资产回报来说,银行并不是最高的。

  历史上,国家曾给了民营资本许多次参与金融的机会,但并没有出现很好的经营结果。从1980年代开始,特别是新兴的金融机构对民资完全开放,发起成立城市信用社没有任何身份的限制,街道企业、私人企业都可以发起设立城市信用社,后来城市信用社出了很多风险和坏账。唯独一个例外就是民生银行,但是民生银行的背景是工商联,所有的经营管理者都是由工商联推荐,最开始去的都是人民银行的副行长、大区行长,而它的股东并没有经营的实际权力。

  对民营资本有一种不信任感,这其中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体制的原因在于,政府过多承担金融机构经营的风险。历史的原因在于,民营资本以比较散、比较小的方式进入金融机构,并没有发挥好民营资本在治理结构中的表率作用。

  民营或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是说通过增加银行来满足,而是要改革资本市场,目前国内的间接融资已经太多了,现在银行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吴晓灵

    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1988年任《金融时报》社副总编辑;
    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副司长;
    1994年任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5年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1998年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1998年任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2000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等职。
    2007年12月23日,卸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之职。
    2011年12月,获得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12年3月,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
    2013年3月5日,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企业家》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