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政府兜底保障房可促楼市理性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0日

  关于2011年的房价走势,人们分歧较大。如中国人民大学此前的报告认为明年房价平均将下跌20%,中国社科院报告认为若干大城市泡沫平均超过了三成,部分城市甚至高达七成;但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期待房价回落仍只是一厢情愿。

  笔者一直认为,房价能否得以有效控制一个重要参考,是各地经适房、廉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进力度。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改善型性需求者与自住需求者,而“刚需”主力军是刚踏入工作岗位的“80后”,对该部分需求者而言,如果廉租房能够大批量建成投入使用,其在短时期内“即期购房”的愿望将可以极大地得以缓解。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到要让每一位公民有尊严地生活,如果廉租房能够保障那些短时期内暂时没有购房能力的人们有尊严地享受安居生活,其“迫切的”购房愿望一定会降低,这一点应该无需太多“论证”。从这一角度来说,廉租房等安居保障房体系建设改变的将还有社会对安居概念的重新理解,也即是社会观念的重塑。当然廉租房政策还需要有一系列人性化的综合措施配套与落实。

  而这一局面能够成为现实吗?近期一系列的、层级不断提高的政策规划使人们正在看到希望。11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这一讲话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积极促进就业、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加强民生建设的举措一道,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级。更早一些时候,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提出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发展公租房”的要求。而作为具体的落实措施,住建部日前向各地发出通知,提出 2011 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计划将完成 1000 万套的目标,与2010年的 580 万套相比增幅超过70%。而新建保障房结构中,重点是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这些信息均显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缓解房地产市场紧张局面已经成了国家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我们有理由期待,在经历长期的焦虑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方面失衡的矛盾将能够得以有效缓解,引发高房价产生的预期因素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唯一支撑房价预期的因素是通胀问题,但相对于一直以来涨幅过大、民怨鼎沸的高房价问题,仅凭可控的通胀这一单一因素,已根本不足以挽回趋势。

  多层次的房地产市场体系是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的需要,推进作为多层次房地产体系之“重要一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在急速补课。当前而言,因为房地产市场体系的不完善,能够对高房价产生抑制性作用、能够对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因素,就是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兜底”。当然,政策推进的力度一定要足够大。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