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综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4日
在今年CPI增幅不断提高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明年的通胀控制目标。最关键的,或不再强调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只会初步提出明年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控制目标,更重要的是为明年宏观政策的方向打好基调。具体的中国经济四大目标,经济增长(GDP)、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CPI)、就业和失业控制目标、国际收支状况,都要到翌年3月左右的“两会”上正式给出。
近日,参与中央政策咨询的人士称,中国2011年的通胀目标很有可能会提高到4%。他表示,在近期召开的有关会议上,有关部门明确讨论了是否提高通胀控制目标,以及提高多少的问题。在最近5年里,2006年、2007年、2010年CPI控制目标是3%,2009年是4%,2008年是4.8%。
实际上,就在最近的一两周,国际主要投行都纷纷上调了2011年中国CPI预期目标。2010年2月,IMF在一份报告中建议决策者可考虑将通胀目标从2%提高至4%,以促使货币政策在未来通缩危机中更好地发挥效用。9月,IMF的工作论文又指出,央行为实现福利最大化,应制定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这实际上为新兴市场国家提高通胀控制水平给出了指引。
该人士同时还指出,在提高通胀控制目标的同时,政策方向也将明确提出“控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的目标。
特别的,为了更好引导市场预期,在这种背景下,政策语境里惯常使用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则有可能不再重提。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