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朱挺深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2日
本站讯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一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表述,生动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定义。梦有大有小,但只要能为人民造福就是好梦。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服务“三农”的纽带,“中国梦”照亮了全体农商行人奋发进取的现实愿景,农商行的梦想与“中国梦”紧紧相连,它凝聚了几代农商行人的夙愿与期盼,同时也是全体农商行人的希望和追求。大余农商银行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一支引领县域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充分发挥网点最多、人源最广、经营资金充裕等优势切实服务好“中国梦”,把党中央的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真正把“中国梦”的精髓融入到农商行的队伍建设中。
服务地方经济 造福“三农”发展
近年来,大余农商银行始终恪守“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大局,通过有效加大信贷投入,加大与“三农”、中小企业、民生工程及县域经济的对接,实现了行、农、企、政的“多赢”格局,大余农商银行已经成为了支持全民创业乃至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农民致富的“催化剂”
一是全面提升小额农贷。大余农商银行始终把小额农贷提升工作当作富民强行的支柱品牌来抓。截至2013年8月底,大余农商银行已发贷款证10597户,发证金额达3.05亿元。三年来,大余农商银行累放小额农贷8.26亿元,余额达1.8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2.93%,受惠农户6500户。
二是持续扶持特色农业。这些年来,大余农商银行确保小额农贷投放年增长率达20%以上,在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基础上,服务对象也由传统耕作养殖户拓展到其它种养、加工、商运及从事各类产业经营的农户、个体经营户以及各专业合作社,以年均递增10%的信贷资金致力于支持花卉、果业开发、白鸭、生猪养殖等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此催生农业产业化的链条效应,拉动农村、农业、农民的共同发展,三年来累放特色农业贷款20.85亿元。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大余农商银行充分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一平台,通过加大信贷投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民营、个私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仅此一项,三年来大余农商银行投入的信贷资金就达2个多亿。
同时,该行加强与各级政府的联系、沟通和协作,把有关的企业组织起来,形成共担风险、共享效益的信用共同体,实现弱势群体信贷资金的捆绑运作,引领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之路,以此助推农村和农民的和谐均衡发展,为构建新农村、新农民提供了强势的信贷支撑。
中小企业的“蓄水池”
针对县域众多中小企业缺资金“求贷无门”的情况,大余农商银行适时调整信贷营销思路,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上门营销模式,开展全员推介信贷活动,全方位支持县域矿产品加工业、水电、服装等重点企业,使民营经济发展步入了新阶段,走出了一条“信贷支非、助企增收”的新路子。
同时,该行积极采取领导挂帅包片负责,客户经理采取“扫街”走访等形式,多层面开展为中小企业“送信息、送技术、送资金”活动。目前,全县共有95%以上的中小企业获得过大余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大余农商银行成功推出了“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联保小组贷款”、“矿产品抵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先后扶持大余县宏达矿业有限公司、江西瑞泰医药有限公司、大余县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县属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做大做强,三年来累放“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联保小组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矿产品抵质押贷款”19.68亿元。
为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大余农商银行在步行街支行专门设立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8月底发放小微企业贷款4.1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4%,有力助推了县域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灾后重建的“排头兵”
苏区建设的“有力践行者”
2009年,大余县遭受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有12700余户的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大余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开辟了方便快捷的绿色信贷服务通道,承担了支持全县符合条件且需要信贷资金支持的受灾户重建家园的责任。
截至2012年6月底,大余农商行累放灾后重建住房贷款1199户,金额达2396万元,该行因执行优惠利率而让利170余万元给受灾户,得到了广大受灾群众一致好评。
同时,国家出台政策扶持赣南苏区建设后,特别是改建老苏区的土坯房改造方面,大余农商银行审时夺势,大力支持一线百姓盖新房、改建土坯房。截至2013年8月底数据显示,该行累计发放土坯房改造贷款140户,共计505万元,为当地老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