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监管部门“三板斧”围堵战热钱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彭海斌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每经记者 彭海斌

  昨日 (1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首度指出,央行行长周小川说的“池子”指的是系列政策组合,既包括对流入资本的外汇管理 (前不久外汇局刚发布对流入资本的管制政策),也包括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因为资金不是可以冻结得住的,所以不要一想到池子就以为是物理的概念,周小川行长所提的池子是一系列政策组合。在谈到市场十分关注的年内是否会加息的问题时,马德伦表示,目前很难给出准确回应,还要根据统计局给出的数据等多条件去判断。

  自从美国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以来,低成本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泛滥全球的可能性,已经引起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当前进入中国的热钱规模有多大,目前众说纷纭,但学界和监管层似乎已经在一点上形成共识,那就是“热钱凶猛、不得不防”。诚如外管局副局长邓先宏所言,流入境内热钱呈现散兵游勇状态。

  惟其如蚂蚁搬家般的渗透进入模式,才使得监管层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政策层面需动用十八般手段,或将热钱屏退于境外,或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所说将漏网热钱导入国内的“池子”。归结起来,对热钱或堵或疏,最终目的是避免其给本已复杂的国内实体经济局面带来更大的冲击。

筑坝阻热钱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宜加强资本项目管制以封堵热钱。《证券时报》11月12日报道,住建部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印发 《关于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境外个人只能在境内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而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左小蕾称,此举是外管局此前一系列动作的延续,旨在进一步抑制热钱进入国内。

  外管局10月底通报了截至10月份为期8个月的打击热钱专项行动成果,查处涉案金额73.4亿美元,6家银行的9家分支机构涉及违规办理外汇业务。

  海通证券宏观货币分析师李宁介绍称,“虚假贸易和虚假海外投资是热钱流入的重要通道。”外管局要求“银行为客户开立远期信用证后,再为该笔付款业务叙作海外代付的,如两者期限合计超过90天,则海外代付项下金额应纳入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控制。”

  《通知》表示,若实际缴款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投资者不一致,外商投资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向外汇局验资询证时,须提交经公证的相关代为出资证明。另外,境内个人和结构设立境外特殊目的的公司也被列入重点监管范围。李宁表示,以上举措主要是 “为了打击虚假贸易和虚假海外投资,防止国内机构和个人设立皮包公司,借入美元后重新兑换成人民币流入境内。”

  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结汇也将受到更严格控制,《通知》要求对于超募部分或超出招股说明书用途的部分,另需提交与其结汇用途相关的董事会决议。应当结汇支付给交易对方的,不得结汇留存于自身人民币账户。不过李宁认为,这部分资金额度本来就不大,对国内流动性影响有限。

  地下钱庄因为非法集资问题一直是监管层严厉打击对象。由于地下钱庄也是热钱跨境流动的重要通道,除了加强对银行外汇业务管理外,外管局也在不遗余力地打击地下钱庄的非法换汇行为。据邓先宏透露,目前外管局与公安部门建立了一个联合打击的机制,今年以来已经打击了13家比较大的地下钱庄。外管局近期通报了查处的10宗地下钱庄案例,多数发生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一宗案例发生于深圳。据外管局披露,2009年6月16日,深圳市外汇局与公安机关联合行动,捣毁吴某兄弟二人经营的、以吴记东诚商店为掩护的地下钱庄,现场查扣现金110万元人民币,冻结涉案银行账户370个,冻结资金3000多万元人民币。

建“池”蓄“水”

  尽管有外管局严防死守,但对于蚂蚁搬家式的热钱流入仍然难以完全阻止。除了筑坝堵截以外,对进入境内的热钱仍需要因势利导,使之难以兴风作浪。针对入境热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提出“池子”比喻,立刻引起市场广泛讨论,周小川所说的“池子”到底所指为何?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多位分析师均认为,按照目前房地产调控态势来看,房地产行业不太可能被用作储蓄热钱的地方。监管层的最新举动也证实这一点:针对目前热钱流入内地楼市,住建部与外管局共同下发文件,要求境外个人只能在境内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而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近期部分市场人士热议的股市有可能成为热钱蓄水池,也可能是表错了情。接受本报采访的长江证券分析师陈志华分析认为作为周小川所说的“池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进入池子的热钱必须可控,其二是池子容纳热钱能力必须很强。从这两点来看,股市很难满足要求,热钱不会乖乖地如央行所希望的只呆在股市。

  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同样认为股市暴涨暴跌,并不是合适的“池子”。他同时强调,股市和实体经济不可能有效隔离,一旦热钱进入股市带来较大涨幅,那么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将带来更大消费需求,从而推高通胀,这和当前的货币调控目标相悖。

  数位分析员均认为周小川所说的 “池子”应该是更宽泛的概念,或许包含货币对冲工具在内。央行11月10日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研究机构认为此举将回收大约3500亿流动性。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此举除了因为10月份新增信贷超预期以外,央行同时也有意将准备金作为货币当局吸纳热钱的 “池子”之一。该研究机构认为“在国内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准备金的提升更大程度上是对热钱流入的一种对冲机制。”

  央票是另外一个较好的选择,今后央行通过该手段回笼基础货币的力度有望加大。长江证券分析师陈志华称,“随着通胀形势加剧和外部热钱流入,央行未来将有可能对信贷投放过大的银行实施定向央票,这一惩罚性措施对于防止过快货币增长将更有针对性。”

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热钱进入国内,说到底是受到资本逐利性驱使。降低国内资产价格,将减少对热钱的吸引力,加息或再次成为监管层选择。理论上来讲,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实际利率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加息将扩大国内外息差,吸引热钱流入。“表面上来看,国内外息差扩大将引来热钱逐利”,东北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沈正阳表示,“但加息会对国内资产价格,尤其是对房市和股市有所抑制,这样将一定程度上平抑热钱流入。”“热钱看重的可不仅仅是几个点的息差,”他进一步强调。

  数据显示,10月新增信贷5877亿元超预期,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3%。而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同比涨幅高达4.4%,同样超出市场预期。鉴于国内通货膨胀高企,信贷投放增速超预期。加息除了对资产价格有所抑制外,也将对信贷投放和通货膨胀有所抑制,可谓一石二鸟。多家机构均预测央行将进入加息通道,投资银行瑞信的研究报告,预计中国将会持续加息。该行认为,利率水平仍然低于金融海啸之前水平,因此不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太大冲击。路透社消息称,瑞信首席经济师陶冬已将2011年中国CPI增长预测,由4.3%上调至5%,并预计央行将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使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现时2.5%升至2011年底4%,一年期贷款利率同时由5.56%升至6.81%。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足以对冲流动性过剩,此前加息0.25%力度仍然不够。她表示,目前央行已经由宽松货币政策转为稳健货币政策,后续加息仍有可能。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