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3日
说起中产,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美国的生活场景:住在郊区,有一幢房子、两辆汽车,还有两三个孩子和一条狗,夫妇俩看着电视,吃着爆米花,喝着可口可乐,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发胖……
这是“美国式”中产。但各国情况不同。
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中产呢?
根据国际相关机构的定义,如果单从收入角度看,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中等收入层、中间所得层)一般是指年收入在5000美元(约合3万元人民币)到35000美元(约合21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群。
他们相对富足,衣食无忧,构成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当然,随着经济的波动,他们有时仍需为生活奔忙发愁。
但在一些国家,收入多少,也并非衡量中产的唯一标准。
如在英国,衡量中产,更多的是一些诸如家庭背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软性因素,因此很多挣得比中产阶层还多的蓝领,依旧被归为“工人阶层”。打高尔夫球、网球是中产者的运动,尽管足球是英国最流行的运动,但有时还是被归为工人阶层的趣味。
可以说,中产,既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阶层,但同时也与精神的满足感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且,中产的消长,也与一国的国运密切相关。在一些专家看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开始萎缩,新兴经济体的中产阶层则逐渐壮大,这也预示着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