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沪杭高铁助推长三角核心区同城化加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7日

  10月26日上午9点,上海虹桥火车站,沪杭高铁首趟发往杭州的动车正式发车,沪杭高铁随后投入正式运营。

  这是上海虹桥枢纽见证的第二个高铁首发仪式,此前7月1日沪宁城际通车,两个高铁线路通车前后相隔不到3个月。

  沪杭高铁的通车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上海和浙江之间的联系,形成长三角核心区高铁“网格化”,进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就在沪杭高铁开通之前的杭州,福布斯在当地发布了城市排行榜,前10名上榜者中就有6个是沪杭、沪宁沿线城市,而这一地区是长三角核心区。

  虽然长三角核心区内交通逐步形成了“网格化”特点,但长三角非核心区交通也更加落后于长三角核心区,促使长三角城市形成“层级化”,阻碍了人才、物资等要素在长三角内部的快速流通。

  抢先布局高铁商机

  嘉兴市南湖区副区长孙旭阳指着沪杭高铁嘉兴南站很是开心,因为该站离嘉兴科技城距离很近,这样嘉兴科技城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该地区。

  海宁市市长林毅近日也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希望能够让海外博士在这儿落户”。开通的沪杭高铁在海宁也设有一站。

  沿线的中小城市收益,上海亦收获不小。据记者了解,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已经在浙江海宁设立了分园区,该公司在海宁合作开发园区既有助于海宁吸引投资,也有助于漕河泾增加收益,促进产业转型。

  如今,先知先觉的沪杭高铁沿线的浙江城市早已在利用沪杭高铁加快自身发展。

  10月26日,在沪杭高铁动车上看到,沿途新建车站有7座,包括松江南、金山北、嘉善南、嘉兴南、桐乡、海宁西、余杭站。

  部分车站周边尚未建设完毕,杭州东站尚未启用,但车站周边正在建设的楼盘却颇为壮观。

  但沪杭高铁的开通显然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其将杭州和上海的时间距离缩短到不到40分钟,远远少于沪宁之间最短的73分钟。

  这也激发了沪杭沿线城市的发展动力,加强了杭州接受上海辐射的能力,和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年建设沪宁、沪杭高铁时,江苏方面先修好了连接苏州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而浙江方面则先修通了到杭州的高速,而放缓了与上海之间的高速连接道路建设,这使得苏南吸引外资方面全面领先于浙江北部。

  从整体看,长三角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核心区内一系列城际铁路将陆续开建或运营,沪苏湖、宁杭城际等都将陆续开通,长三角核心区的一体化、同城化,不日到来。

  长三角内部非均衡化发展或加剧

  “沪宁城际铁路带来的快捷化交通,使得沿线城市到上海的距离差别被进一步缩小,区内城市布局更多地从层级化向网格化过渡。”长三角问题专家诸大建教授在沪宁城际开通时这样表示。

  然而,“网格化”或只是在沪宁杭等三个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大城市之间,外界发现与核心区大量建设高铁之外,长三角非核心区铁路建设却相对缓慢,这加剧了长三角内部的“分层”。

  目前,从上海到南京,高铁只需要73分钟,然而从上海到南京的邻居马鞍山市,最快的K字开头的火车也要近6个小时。

  不久前,马鞍山最近加入了长三角经济协调会,被认为是长三角的新成员之一,南京到马鞍山汽车只需要1个小时。

  不仅如此,即使先从上海坐高铁到南京,然后转车到马鞍山,花费的时间也很多,除了马鞍山没有动车外,普通火车车次时间间隔也较长。

  即使对于长三角的老成员,扬州、泰州和南通,也和上海处于“分层”结构中,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苏中、苏北、浙南等长三角城市中。

  目前,扬州、泰州和南通三个长三角主要城市均建设有先进的火车站,然而,却没有一个车站有到上海或南京的动车。

  正在发展中的长三角“非核心区”对铁路或更为渴望,即使是快速铁路,但建设步伐却相对缓慢。

  江苏铁路系统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连接江苏北部、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新长铁路(江苏新沂到浙江长兴)建设好很多年,但发挥效果一直没有多大。

  这主要是由于新长铁路中间被长江阻隔一直没法直接通车,并且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长江以南的铁路南部只是发挥少量货运作用,长江以北的铁路北部则只有一些普通车,速度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地区对上海等核心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

  对此,治和资本(中国)总裁扬帆担心,核心区高铁高速发展,非核心区铁路投资缓慢,这种格局,反而会使得长三角内部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协调发展的难度也更加大”。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