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1日
“银行间系统将推出信贷流转平台”的消息,最近在金融市场不胫而走。
国务院6月提出“盘活存量”,随即国办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后,业内人士便判定,资产证券化的春天即将到来。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银监会正针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制定相应的细则,拟改变以往试点推进的方式,以备案制来进行常态化发行。但是,对风险评估、信贷资产标准以及信用评级等问题,银监会内部尚未统一认识。
信贷资产证券化由银监会监管,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有接近银监会的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银监会有意打通证券和银行间市场,从而加强产品流动性,也有助于风险分散。
证监会近期也表示,证监会正与“相关部门”积极磋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评估等问题,对这一金融创新持支持态度。
正道的门槛
受资本监管压力,近两年非信贷融资崛起,许多银行理财产品及同业业务创新改变了传统融资版图。而信贷资产证券化则为资产出表开了正道。
成熟金融市场发展经验表明,资产证券化能够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2年末,美国资产支持证券存量达到9.8万亿美元,占美国债券市场总量的26%,仅次于国债,超过公司债券的市场规模。欧洲的证券化市场近年来同样发展迅猛,2012年证券化产品的规模达到了2.27万亿美元。
但是,相比较欧美的金融市场安排及法律体系,中国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面临一些争议和难题。
银监会相关业务部门人士向记者指出,银监会力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除了考虑盘活存量,还希望将表内的风险消除掉。“但是这样就存在道德风险。选择将什么样的资产转移出去很关键,还涉及到评级是否客观独立。”
照搬国外标准化产品的套路在中国似乎行不通。“美国为什么发生次贷危机,就是因为他们做的是标准化产品。通过流水线制造后,每一个环节的人对全程并不了解,风险很容易积聚。”曾参与资产证券化试点发行的某股份制银行投行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上述银监会人士称,银监会考虑设定各类风险资产的权重,以及相应的评级制度。另外,银监会规定限制产品复杂化,最好就分两层,不允许进行重复打包。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只停留在三期试点上,每一次证券化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从大企业到小企业,从房贷到车贷,尝试过很多贷款内容,但是没有解决根本的结构设计、交易、流动性等问题。”上述银行人士说。
数据显示,自2005年开始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共发行了三批产品。截至2013年6月末,在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896亿元规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2005年到2008年共有11家金融机构发行共计17单、总规模667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由于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只能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购买者也主要以银行为主,因此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如何打破这种“俱乐部”模式也是监管层亟待改变的现状。
除制度与法律层面的难题外,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所需的人才与技术储备也尚待系统性建设。上述银行人士介绍,由于前期试点接续情况比较差,相关人员配备较弱,那些没有进行过试点的银行很难一下子就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
盘活万亿存量
自国务院强调盘活存量货币以来,资产证券化被视为最有效的做法之一。尤其对于银行来讲,可通过将缺乏流动性但有收益性的资产设计成证券化产品卖出去,收回现金,提高流动性。
“作为小银行,我们缺少资金,存款来源少,做中小企业又很少有结算资金,这就要求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来源。而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可以将现金收回来。”某城商行一位中层向记者表示。
截至去年末,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量规模为263.79亿元,占同期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0.02%,占同期债券总存量的比例仅为0.10%,占同期全国GDP的比例仅为0.05%。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信贷资产证券化实现常规化发展,未来存量规模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以1%计算,那么盘活规模将达1万多亿元。
据悉,金融主管部门有意批复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为500亿元至800亿元,不过具体细节还有待确定。
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认为,当前推动资产证券化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拓展实体经济扩张融资来源,从金融领域得到资金支持;二是可为投资者拓展投资渠道。
“经过这么长时间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多具有一定现金流收入的基础资产都可以做成证券化的形式。比如市政投资的基础设施都可以做一些证券化的产品。”滕泰说。
因此,除流动性管理和盘活存量外,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也有望受益于资产证券化。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表示,单纯依靠信贷,发行信用债券等增加企业负债率的融资办法,现在看来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盘活既有基础设施中有市场价值的资产,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推出相应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城镇化进程。
银行的迫切动力
目前,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共有三类,俱几经曲折。
一类是企业资产证券化,即在交易所发行的企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因投资者范围受限、流动性不好,于2006年暂停,2013年证监会开始重启。
第二类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2005年试点推出,后遭遇金融危机暂停,于2012年重启。
第三类是2012年8月交易商协会推出的资产支持票据(ABN),由于承销商不积极,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由于资产支持票据并未真正实现资产出表,因此,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ABN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证券化产品。
滕泰向记者指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近年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暴露问题,带来很多宏观风险,使得中国证券化变得更加保守。
放眼未来,由于信贷资产体量较大,且银行有迫切的动力腾挪信贷空间,信贷资产将成为资产证券化常态化的主要市场。
今年年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施行,银行增加再融资压力,未来利润减速下行也将使补充资本的压力有增无减。
尤其在今年6月经历了一场流动性紧缩压力后,“银行的一个挑战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严重不匹配,贷款放了很多长期的贷款,存款是流动性日益增强。唯一化解风险的办法就是使得资产流动性也得到增强,资产证券化就意味着可交易。”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记者表示。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公开表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盘活信贷存量,进一步发挥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作用。
企业资产证券化方面,各家券商投行业务部近来也在各显神通。包括BT工程、企业大额应收款、能源合同管理等都成为证券化的标的物,但规模仅维持在300亿左右。
对此,证监会也有意为券商打开一扇门。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已将信贷资产纳入券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范围。
在8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公开表态,将与相关部门一起积极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并就扩大试点和风险评估等问题作讨论研究。但目前不确定是否需要单独出台针对信贷类资产证券化的法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