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6日
三言堂
余丰慧
日前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指出,延迟退休目前条件并不具备,会对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最近不少官员和专家在不同诚呼吁延迟退休。他们认为,目前我国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社会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健康状况大大改善,建议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发达国家确实有此先例,但我国是否要效仿必须要考虑到国情。
我国的最大国情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后备大军。在这个国情下,延长退休年龄弊将远远大于利。据计算,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离退休人员最少在600万人左右。如果延迟退休至65岁,那么,最少在五年内每年将吃掉600万适龄就业人口的就业岗位。而这五年将是我国调结构、促转型的最为关键的五年,经济减速是毋庸置疑的。研究机构计算,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减少就业大约在100万人口,我国经济增速已经从10%左右下降到7%左右。那么,每年将减少就业300万人左右。
一个经济减速,一个延迟退休,每年就将吃掉900万人口的就业岗位。同时,现在每年我国需要安排的就业人员在2400万人左右,而每年真正能够实现就业的仅为1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劳动力供需缺口在1400万左右。就业形势之严峻非同一般。而且,这种严峻形势将会延续相当长时间才会逐渐出现拐点。
其实,解决养老金缺口未必没有方法,完全没有必要紧盯着延迟退休。
其一,多策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的有效措施。财政资金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是问题的关键。虽然中国的企业和就业者支付着全世界排名第13的社保缴费率,却由于财政支出“不给力”,导致总体社会保障水平停滞不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如果我国财政资金3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那么,每年至少增加社保资金3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大头。
其二,加大国有资产划拨力度,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庞大的国有资产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强大经济后盾,国企包括金融企业上缴红利充实到社保资金里是一个有效渠道。国企屡屡声称要肩负社会责任,官方肯不肯放他们来回馈社会?
其三,加大商业型养老基金规模。目前商业性纯养老保险只有1万亿,寿险公司未来大力发展以养老为主的寿险业务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另外,还可通过社会力量充实社保资金,譬如开辟发行彩票公开募集社保资金。发挥专业机构投资增值作用充实社保资金。主力军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达国家社保资金很大一块是通过保值增值充实和解决的。
面对财政支出不到位、商业养老保险不够发达的现状,用延迟退休来补养老金缺口是一种短视且逃避责任的做法。尤其在中国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情况下,以牺牲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为代价甚至不顾社会稳定延迟退休年龄完全是因小失大之策。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