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熊锦秋:创业板再融资能解小微企业之忧吗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熊锦秋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6日

    为加强对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尽快开启创业板上市小微企业再融资,笔者认为,创业板企业与小微企业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目前,全国共有小微企业51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超过60%,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小微企业能够获得贷款的有1000多万家,如果算上享受金融服务的有2400万家,这个比例还不到整个小微企业数量的一半。截至今年5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22.22%,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

  小微企业从银行融资难,扩大其从资本市场融资确实是个思路,但目前的沪深交易所市场,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除了濒临退市企业,可以说没有一家是小微企业。开启创业板再融资,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不可混为一谈。

  2011年工信部明确中小企业标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敢问目前哪家创业板公司属于小微企业?

  就算创业板公司属于小微企业,喂饱区区几百家创业板公司,相对于嗷嗷待哺的数千万小微企业,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目前创业板公司的主要问题不是缺钱,而是在首发上市(IPO)时的资金超募,这些钱目前也还找不到什么正当用处,还正在为此犯愁,2012年证监会甚至为此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允许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不少企业赶紧趁此购买理财产品。这种情况下又何须急于推出创业板公司小额快速灵活再融资?

  当然,有关部门指望建立创业板小额快速灵活再融资机制后,以引导创业板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合理确定融资规模,抑制在首次公开发行时“一次募足”的冲动。但这个想法很难实现。IPO募集多少资金,是连企业自己也算不准的事,否则就不会出现超募问题了。“三高”问题的形成,根源在于市场深厚的投机文化基因,这个问题至今无解。可以想象,即使创业板有再融资便利手段,IPO该圈钱还照圈不误、该超募也还一样超募。

  推出创业板公司再融资机制,不仅解决不了全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反而可能加剧这一问题。社会有限的资金或资源,持续通过再融资流向创业板,而创业板与小微企业基本风马牛不相及,那么其他小微企业能够获得的资金支援反而可能会因此减少。

  有人把创业板与美国的纳斯达克相提并论,希望在中国创业板泡沫中也涌现微软一类的伟大公司。笔者认为,靠堆钱就能堆出创新成果,那创新就成为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创新的核心是正确的创新激励机制。目前创业板公司上市后凭着高估值安享富贵,谁还有动力创新?创业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创富板,但发行人获得亿万财富,并不是因为其为社会创造出了这么多财富或价值,而是拜市场疯狂投机泡沫所赐。让创业板公司拥有持续再融资权利,其结果必然是大股东、内部人发更大的财,并且可以持续发财。

  目前创业板一些前期涨幅较大股票似乎正在冷却,但其他个股又在蠢蠢欲动。有人说,创业板不涨,其他股票谁也别想涨,霸气之至。笔者接下这个话茬:不把创业板泡沫彻底驯服,市场就别想拥有美好未来。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