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中资险企缘何仍与海外工程险失之交臂?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冷翠华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1日

    “如果一切顺利,这几天我们将会获得中国平安保险公司82.26万美元的保险赔偿款,这将大大减少我们在斯里兰卡的一个水电工程项目的损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总经理助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国际”)总经理宋东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外工程项目如何选择保险公司?业内人士表示,无论从文化认可度,还是理赔便利性等角度看,承包商更愿意与中资保险公司打交道,但保险方案灵活、价格优惠的中资保险公司,服务网络无法覆盖到海外,理赔处理方面意见波动大,缺乏相应的标准,又使得海外项目承包商“欲用而难为”。

  损失近百万美元保险可赔八成

  风险管理 保险不可或缺

  “保险是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手段。”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蔡传胜表示。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还在加快。上半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578.2亿美元,同比增长14.8%;新签合同额7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然而,有近30%的央企海外投资业务出现亏损。

  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业务过程中,都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措施,以避免和减少亏损的风险,这些手段和措施之中,保险成为企业减少损失的不可或缺的一道防线。蔡传胜介绍,中国交建在非洲某国实施海外工程时,由于不可预见的水文气象条件,导致一艘新造疏浚船沉船,事故发生后,该公司通过保险获得8000多万元的理赔款,有效减少了企业的损失。

  水电国际承包的斯里兰卡上述水库工程总投资约2.5亿美元,在当地一家保险公司投保工程一切险并由中国平安回分了100%的份额。去年年底,由于工程所在地遭遇暴雨,一些施工工具被洪水冲走,大型设备遭浸泡,修好的公路被部分冲毁,初步估计损失金额近100万美元,82.26万美元的保险赔偿款将大大减少企业遭受的损失。

  这些只是保险护航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一个缩影。蔡传胜表示,海外承包工程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保险的风险转移作用,并且通过专门的管理平台进行统筹安排,充分发挥保险的作用。

  同时,他指出,尽管自然灾害、财产损失、人身意外伤害等风险可以通过保险的方式得到转移,损失得到弥补,但企业不可能从保险中获利,因此,尽管购买保险,企业仍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其实有很多风险是由于管理失误造成的,如果我们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风险防范措施到位,那么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保费优惠,同时能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保护。”他表示。

  简单估算导致保险采购超预期

  专业规划决定保险作用程度

  在承包国际工程时,不少保险属于项目所在国和业主的强制要求,很多时候也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因此,保险对国际工程承包商非常重要。

  据蔡传胜介绍,根据项目所在地及面临的风险因素不同,低风险项目的保费支出约占项目投资额的0.3%-0.4%,高风险项目的保费支出约占项目投资额的1%-2%。尽管占比并不高,但对于动辄几十亿美元的海外工程投资额来说,保费支出绝对数额并不小。因此,在进行项目投标时必须对保险有合理规划。

  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意识到这一点,有的公司因重视不够而交了不菲的“学费”。例如,某企业承包了东南亚某国水电站项目,在进行项目成本预算时,保险预算的估计仅参考中国同类型项目的市场费率,并以此签订了合同,但该项目所在国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该承包商在保险产品的实际采购过程中,市场报价超过预算四倍,大大影响了项目的成本规划。尽管通过保险经纪人的方案调整和市场询价,实际费率降低了50%,但仍然超出项目投标时所制定的保险预算。

  “保险的专业门槛很高。”蔡传胜表示,要发挥好保险的作用,必须做到专业规划,要么由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专业人员统筹负责,要么聘请专业保险经纪公司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该保未保或保费过高等问题出现。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中国水电还是中国交建,都以其海外事业部作为公司保险管理的统一平台,负责为项目制定全面的保险方案,并聘请了全球领先的风险管理咨询机构和保险经纪公司,实现全方位的风险管理。

  因未投保政治险遭遇重大损失

  保险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风险是复杂而多样的。“有七大来源,最终会产生三大表现。”中国水总经理助理、水电国际总经理宋东升表示,合同条件、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商业信用、意外事故等因素都可能带来风险,对承包商的最终影响可表现为人身风险、财务损失以及企业品牌信誉受损。

  面对复杂多样的风险,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事实上,“我国企业的风险意识正在加强,但与承包海外工程面临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还不匹配,很多企业还停留在只买必须买的保险这一理念上。”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由于海外工程尤其是基础设施海外工程投资具有投资额大、期限长的特点,承包企业在进行保险设计时,需要衡量保费支出与预期损失,以及自身负担损失的能力等因素,尽量以合理的成本来降低政治风险发生时企业遭受的损失。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平衡并非易事。

  中国水电在利比亚的几个工程项目就曾因为政治风险遭受了惨重损失。“如今,我们的风险防范意识更强。对高风险项目,我们放弃了很多。”宋东升表示,在项目谈判时,水电国际坚持采取DB的纠纷解决方式,即由业主和承包商各出一位专家,再请一位第三方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争议进行裁决,很好地防范了项目运作中的风险。

  同时,保险的设计必须因时、因地制宜。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对海外工程的风险管理应当有统一的制度,流程和指引;具体到项目,企业对海运保险、施工机具保险、人员保险和责任保险等保险项目应进行统筹运作,而对于项目施工期间的工程保险,由于项目性质、合同结构、规模、项目地点等因素差异大,使得统筹运作难度较大。同时,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企业在当地承包项目就必须在当地采购保险,因此,统筹安排保险还必须做到合规经营。

  在统筹安排海外保险方面,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通过与江泰保险经纪的合作,在境外保险安排方面获得专业的指导,发挥统筹安排的作用。中国交建全资子公司中国港湾与江泰保险经纪、人保财险等8家保险公司签订了2013-2014年度项目统保合同,对海外工程保险进行统一管理。统保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所采用。

  承包商需要带资参与国际工程

  期待保险化解新风险

  “对国际工程承包商而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在变,企业经营规模及范围在变,海外工程商业模式在变。这些变化导致承包企业的保险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宋东升表示,保险要在海外工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符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宋东升认为,在不同的国际工程承包模式下,保险的作用大有区别。“国际工程承包商业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当前,第三个阶段正在起步。”他指出,在第一阶段承包商只扮演工程建筑商的角色,在第二阶段承包商同时具备了帮助业主融资的功能,现在,越来越多的承包商正带着自己的资金参与国际工程投资。

  “这种商业模式的变化,使得我们对保险的需求和保险对我们的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宋东升认为,以前基本是业主把保险方案设计好了,承包商再采购一些常规工程保险即可,现在承包商需要自己来设计包括保险方案在内的一系列方案,为业主提供一揽子服务,才可能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对保险公司而言,他们重点考虑的不是如何销售保险,而是如何设计出好的方案,适应国际工程承包商业模式的变化,帮助承包商用保险转移现在遇到的新风险。

  对于保险公司的选择,蔡传胜表示,由于受法律限制,很多保险都需要在工程所在地出单,但是无论从文化认可度,还是理赔便利性等角度看,承包商更愿意与中资保险公司打交道。此外,由于在中国也有大量工程项目,保险需求巨大,承包商选择与中资保险公司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投保的规模优势,进行统筹管理以降低投保成本。所以,通常情况下,承包商会选择在当地保险公司投保,并协商将保险回分到中国保险公司。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外资保险公司各有优劣,中资保险公司的优势是方案灵活,价格优惠,不足是服务网络无法覆盖到海外,理赔处理方面意见波动大,缺乏相应的标准;外资保险公司的优势是国际服务网络覆盖广,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风险管理要求高,不足是询价要求保险资料齐备,费率和免赔条件较国内市场高。同时,不同的保险公司,风险偏好不同,对一些特殊风险如政治风险,承保能力也就各异。承包商必须对保险公司的风险偏好有所了解,否则很难获得支持。

  据了解,目前,政治风险承保单位主要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全球或区域性多边担保机构、劳合社以及一些国际商业保险公司。今年1月,财政部下发《关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试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批准人保财险试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该公司由此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以承保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政治风险的商业保险公司。

  编者按:无论是海外项目承保企业,还是上市企业,面对潜在风险都需要企业作为主体对其进行转移,而海外工程险、董事及高管责任险都是上佳的风险转移工具,应受到重视。《证券日报》保险周刊此前已对海外工程险进行过系列报道。本期我们将从企业如何用保险服务自身角度进行探索。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