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精打细算 >> 正文内容

温州人投资观之变:从“炒锅”到“炖锅”

来源:浙商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一年前,10%左右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对于许多温州人来说可能“不屑一顾”;就在去年,财富管理公司在许多人看来还是“不靠谱”的代名词。这不难理解,平日里借给亲朋好友的闲钱,随随便便就能收回两分甚至三分的月息,而且每月兑现,谁还看得上10%的年收益率?谁会需要别人来帮忙理财?

  然而在经历过温州民间借贷风波之后,温州人的投资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一向擅长“炒卖”的温州人开始关注本金安全,投资方式也逐渐从“急火快炒”转变成“文火慢炖”。

  低风险产品卖到脱销

  “今年4月到6月仅一个季度的时间,我们的业绩就达到了6000万元,而去年5月到年底,半年时间才获得了1000万元的业绩。”恒天财富温州分公司总经理周立雄对今年温州人投资风气的变化体会颇深,“从今年过完年开始,这种转变尤为明显,公司业务的咨询量和产品的销售量都有明显的提升,收益稍高一点的产品全是被"秒杀"的。”

  无独有偶,浦发银行温州分行财富管理部负责人表示,今年包括债基、保本型理财产品卖得特别火,截至今年5月底,业绩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浦发银行一款“汇理财稳利系列”,在6月25日这一天,整个温州市就卖掉了1亿元。

  另外,配资公司也是目前温州市场的一个理财方向。通过帮助出资人和操盘方的对接,配资公司起到了一个中间人的作用,让投资者可以在自行监管股市账户的情况下,借由操盘方进行投资。温州融升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光晟介绍说,因为设立了警戒线、止损线、强制平仓线,配资公司在其中起到了控制风险的作用,其收益也能稳定在10%—12%。

  宜信财富温州负责人吴强表示,他们已经着手将公司扩大,不仅又租下了财富中心400平方米的新区域,员工也将从去年30余人扩编到近100人。“你看现在,每个客户经理都在接待客户,来来往往都是人。”

  专业机构的调查报告结果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印证了这样的变化。根据宜信财富发布的《2013温州大众富裕阶层财富报告》显示,对于投资主要选择方式方面,民间借贷已经不再是温州人的第一选择,股票和银行理财产品分别以73.3%和69.1%占据前两位。而对于“未来最感兴趣的投资产品是哪一种?”这个问题,超过92%的人选择了固定收益产品。

  风险教育让温州人警醒

  “台风来了,猪都会飞。”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谢浩在一场理财研讨会中指出。其实有些人不懂金融经济,却也跟着“台风”赚了很多钱,但金融危机一来,就会摔下来,而且摔得很重。

  借贷风波前,“炒钱”之风在温州盛行,民间借贷利息动不动就两三分。如此之高的成本,使得主要使用者企业主无法承受。之后,国家在2011年二季度开始收紧银根,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一时间,老板、“老高”(指专做民间借贷的人)跑路,众多参与其中的人血本无归。

  这让温州人深刻认识到单纯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存在的做法不可取。“这场民间借贷风波让温州人开始关注本金安全了。”温州理财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琼瑶表示,这样的转变,颇有觉醒的意味。

  “没啥投资渠道,很多客户都选择将资金存银行了。”民生银行温州分行的理财经理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一个客户陆女士两千万元存款年初存进去,除了储蓄,基本上就是购买理财产品。而这个客户之前一直从事地产投资和民间借贷,也攒下了不少的积蓄。今年开始,她不仅把资金回流到银行储蓄上,而且还开始关注起年化收益率10%左右的第三方机构的相关理财产品。

  陆女士说,在自己购买了产品之后,她便多次向身边人介绍这类理财方式。“身边的朋友也和我一样,慢慢在接受这种保本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低些,但大家睡得也安稳些。”

  理性理财仍具温州特色

  不过,谈到温州投资者这种趋于理性、趋于稳健的投资观念和方式的转变,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还是具有温州特色”。因为从总体来看,民间借贷、抱团炒房等旧有模式形成的固有思维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改变。

  “温州人的投资理财观念很特殊。我们专业人士衡量投资项目的收益率都是用年化这个概念,但是温州人都喜欢说几分几分。”吴强说,这是有很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温州投资者追求短期、高效的投资方式,因为几分其实是一个短期收益的概念,这必然蕴藏着较大的风险。

  吴强举了个很典型的例子。今年刚过完年,有一个温州的小型“财团”来找投资项目,面对第三方理财机构10%的收益率,他们并不满足。“虽然他们已经对收益率的要求从之前的20%以上降到了12%-18%,不过10%的收益率可能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其中有个负责人甚至考虑,跳过第三方理财机构直接与上层接触,也就是说做"直投"。”吴强表示,温州人很擅长抱团,利用大笔资金直接接触上层,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抱团的投资客也要清楚,你们手中的资金是否足够支持这个项目,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们是否懂得如何控制风险。”

来源:浙商网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