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艾琳 赵萍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8日
偿付能力,保险监管的一根红线。
2013年5月,中国保监会正式出台《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整体框架》(下称“偿二代”),初步完成了顶层设计。
整体框架之后,“偿二代”的具体操作细则尚未出台,对于诸如准备金的评估、认可资产的确定等问题,未来将如何细化,都是保险业界关注的焦点。
7月5日,偿付能力监管改革与合作国际研讨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透露,自2012年4月启动建设工作算起,预计三年内即2014年内,“偿二代”的具体技术标准有望正式出台,之后将进入市场测试期。
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渐放开,如何对新投资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这些新投资渠道的发展,业界甚至认为,这将直接影响行业能否真正享受这些“政策红利”。
对此,陈文辉表示,偿二代的总体目标就是科学全面地计量保险公司的风险,使资本要求与风险更相关;确定合理的资本要求,提高行业竞争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放开前端、管住后端
“如何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和评估非常重要”,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缪建民在上述论坛上称,特别是去年开始,保监会大力开放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对提升全行业的投资业绩都有很大帮助。
以中国人寿为例,新增另类投资渠道的收益率明显高于传统渠道。缪建民透露,中国人寿集团某个投资账户配置在新增的另类投资品种上的投资收益在6%以上,其他以固定收益为主的账户多在4%左右。“尽管去年拨备比较充足,但股市投资仍然不是很景气。”
但是,另类投资流动性不强,也没有公允的市场价值评估体系,按照传统的认可资产的评估方法,其认可比例较低,因此未来“偿二代”的技术操作,如何能既有利于防范风险,又有利于资产负债管理,需要监管机构重点考虑。因为,这将直接影响该渠道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缪建民建议,偿付能力监管既要考虑风险因素,也要考虑业务发展和满足投保人的保险需求。
对此,陈文辉在茶歇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偿二代”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每一个具体的技术标准都要再细化,包括准备金标准评估、认可资产如何确认等。
去年,保监会集中下发十余项投资新政的同时,全行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也不可回避的增大。
从简政放权的角度,应该把投资选择权、决策权交给公司。但是渠道洞开后,哪些渠道风险相对较低,应该相应鼓励,哪些渠道风险相对较高,应该加以控制,也是监管机构必须进行考量的问题之一。
陈文辉坦言:“虽然渠道放开了,但我们认为,公司经营能力和投资能力还有所欠缺,我们的监管能力也还没有跟上。原来我们的投资仅限于股市和债市,很小一部分投资在资本市场,管理得也不算好。现在渠道拓展到这么大,人才和经验更加不足,在业绩的压力之下,难免不会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
正所谓“放开前端、管住后端”,虽然放开了位于前端的投资渠道,但是要管住后端的核心要素,即偿付能力,用偿付能力监管住公司的风险。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