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市场回顾与后市研判
对两市后市走势,我们认为市场短期可能酝酿技术性反弹,但反弹空间有限。
市场短期可能酝酿技术性反弹的原因主要是:(1)政策层面出现维稳信号。根据新华保险和光大银行发布的公告,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汇金公司)分别于6月13日和14日在二级市场对它们进行了增持,其中增持新华保险4419.8万元,增持光大银行6402万元,且汇金公司拟在未来6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这体现了监管层希望市场止跌企稳;(2)6月份的信贷数据可能超出市场预期,环比5月份有较大好转。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74 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8500亿元,创近3个月新低;社会融资额1.19万亿元,是近6个月的新低,环比降幅近6000亿元。但6月份的数据可能要好得多。根据新闻报道,6月1日到9日,四大行合计发放贷款2170亿元,已经超过四大行5月份的信贷投放量,也超过了去年6月份的信贷投放量。5月份四大行的信贷投放量为2080亿元,去年6月份的信贷投放量为1800亿元。同时,央行上周暂停了正回购和央票发行,为春节以来首次,央行前5个月净回笼资金6000亿,但6月份以来净投放资金已经达到2500亿元;(3)市场近期跌幅较大,技术面上也存在反弹需求。
但是市场反弹高度有限,同时反弹后将重新回到弱势格局。因为:(1)经济的复苏依然较疲弱,而且中期角度还看不出有走强迹象。例如,近期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大部分低于之前预期。5月份,汇丰中国PMI终值降至49.2%,不仅低于此前公布的初值49.6%,还创下8个月来最低,也是去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分水岭;工业增加值单月同比9.2%,趋势项环比增速仅为0.16%,连续下滑了7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0.4%,较上月回落了0.2 个百分点;PPI数据也是不乐观,下滑2.9%。而且,中期角度上,目前还看不到有转强迹象,此届政府转型的决心坚定,出台有力度较大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很小,中期的GDP增速难以乐观是大概率事件。
(2)资金面上整体供需依然难以乐观。原因是:资金需求上,IPO重启和“大小非”解禁抛售压力较大,不容忽视。IPO重启已经越来越近,其对市场的资金压力将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IPO带来的直接资金需求压力,这一块的具体金额还难以预计;另一方面是市场形成的滚动炒新资金会对存量A 股资金产生分流作用。根据历史经验测算,市场较热时炒新资金规模有近万亿,一般情形下也有3000-4000 亿元左右。近期“大小非”抛售力度依然很大,尤其是中小股票的抛售力度更大,单日平均抛售金额已经创出历史新高。而在资金供给上,中期趋势难以乐观,因为货币政策整体将维持中性,难以大幅度放松,而且近期监管层对债券市场和跨境外汇套利活动加大查处力度、海外资金利率水平回升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导致外汇占款回落、理财信托和地方债务到期所引发的融资需求高峰到来等因素都会进一步制约资金供给。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市场短期尽管可能有反弹,但是空间有限,且市场在反弹之后,将继续维持弱势格局。因此,我们建议仓位重的投资者,可以趁反弹的时候降低仓位,同时调整仓位结构。我们认为,周期股受制于基本面恶化而依然难有趋势性机会,可逢高减持;估值偏高的题材股或业绩增速不确定、不高的中小股票将明显受制于资金面收紧和IPO重启,价值回归之路已经开启,也可逢高减持;只有真正的成长股,即业绩增速能够穿越经济周期、较高且比较确定的成长股才是值得中期持有的品种,例如环保、传媒、医药、安防电子等行业景气度较好或受政策扶持行业里的龙头公司。
重要新闻
国务院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措施研究促光伏产业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会议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当前必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科学施策,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环境生态结合起来,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确保防治工作早见成效,促进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月新增外汇占款669亿元人民币环比骤降逾七成
上周五(6月14日),中国央行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中国5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7.43万亿元人民币,高于4月底的27.363万亿元,据此计算,当月外汇占款增加699亿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增加,但环比骤降逾七成,这显示出监管部门对虚假贸易掩盖跨境套利的监管收紧措施产生效果。
此外,央行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末财政性存款余额为3.517万亿元,高于4月末的3.054万亿元,当月增加4632.5亿元。两项数据表明,5月份市场因此抽走流动性3933.5亿元,较4月增加72.5%。
国家能源局: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9%
6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2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05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分产业看,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第二产业用电量15098亿千瓦时,增长4.7%;第三产业用电量2428亿千瓦时,增长9.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686亿千瓦时,增长2.8%。
1-5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798小时,同比减少56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147小时,增加7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025小时,减少73小时。
1-5月,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2466万千瓦,其中,水电684万千瓦,火电1227万千瓦。
中国铁路货运组织改革15日起正式实施承诺规范收费
从6月15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推动铁路货运全面走向市场,实现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本次改革,铁路总公司向广大客户作出了“简化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热情服务”四个承诺。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人介绍,这次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主要有四方面重大变化:一是改革货运受理方式;二是改革运输组织方式;三是清理规范货运收费;四是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林业局印发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
国家林业局近期组织编制了《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予以印发。详细内容请见附件。
根据规划,到2020年,建成林业生物质能种植、生产、加工转换和应用的产业体系,现代能源林基地对产业保障程度显著提高,培育壮大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
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油料林、木质能源林和淀粉能源林838万公顷,林业生物质年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标煤,其中,生物液体燃料贡献率为10%,生物质热利用贡献率为90%。建成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
规划指出,到2020年,建成能源林1678万公顷,林业生物质年利用量超过2000万吨标煤,其中,生物液体燃料贡献率为30%,生物质热利用贡献率为70%。
海通证券赣州营业部
(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