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6月9日,南昌、九江、宜春、抚州四市领导人签署了《南昌、九江、宜春、抚州四市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前湖共识)》,拉开了四市抱团发展的序幕。
四市究竟如何“同城化”?它们在哪些领域可实现互补、抱团发展?在各市党政领导人和相关专家的发言中,一幅“大南昌都市圈”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基础设施如何对接?
轨道建设向周边倾斜 城际公交成共同呼声
根据“前湖共识”,四市将积极合作,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共同推动昌九高速公路改造提升和环鄱阳湖路网建设,争取加快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互相开放道路运输市场,适当增加四市直达高速客运车辆班次,推进四市城区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对接是实现四市共融的重要内容。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说,将推进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铁路、公路、航运重大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构筑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九江市市长殷美根建议,启动昌九一体化轻轨建设项目前期,减免昌九高速过路费,开通城际公交;尽快开工建设合九客运专线,使江西通过九江接入全国高铁网;推进昌九港口一体化发展。
“为更好地接受省会城市的辐射,建议在南昌城际轻轨(地铁)延伸规划上,能否向丰城、高安等周边城市倾斜?”宜春市市长蒋斌说,期望大力推进南昌至丰城、南昌至高安等地的城际公交建设,实现丰城、高安与南昌公交一体化。
抚州市市长张和平认为,要统一规划轨道交通网,建设昌抚城际铁路;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南昌-乐安-宁都-于都、东乡至昌傅高速公路,南昌至抚州的快速通道;完善昌抚快巴、城际公交、机场快线等公交服务,实现人与物的交通出行畅达、便捷。
专家建议
昌抚要有城际快铁 四个机场相互联动
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汪玉奇认为,空间连接的快速化是同城化的基本条件。现在昌九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对接上,已经有城际快铁。昌抚一体化至少要形成昌抚城际快铁。同时他建议,南昌和九江两个机场,应当在航班上合理分工,把昌北机场一部分的航班转移到九江机场,未来与宜春明月山机场、抚州机场也应实行这种分工,使四个机场相互联动、错落有致。
产业布局如何互补?
优势产业强强联合 特色产业错位发展
根据“前湖共识”,支持各市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在产业发展一体化方面,王文涛认为,根据各地产业基础和特色,延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逐步构筑一个优势互补、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殷美根建议,对昌九两市产业存量部分进行优化整合,实现集中布局、强强联合、整体提升,比如钢铁、石化等大运量、大用水量、大吞吐量的产业可以在九江沿江地区布排;对增量部分采取发展“飞地经济”的合作模式,按照“基础共建、产业共育、环保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制订出台包括经济统计、财税分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案,促进合作双方良性互动、共建共赢。
“宜春作为传统农业大市,一直以来,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7%的粮、棉、油、猪和水产。”蒋斌说,宜春将大力推进品牌创建,减少中间环节,使宜春成为南昌的“菜园子”和“米袋子”。
张和平认为,南昌抚州两市产业垂直分工逐渐成形,两市应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昌抚产业发展新格局。他建议,要进一步推动在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和金属建材等优势产业上强强联合;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制造、化工建材等特色产业上错位发展;航空制造等高端产业上延伸配套,通过“总部——生产制造基地”链条,促进南昌的“服务”与抚州的“生产”合作。
专家建议
发展“飞地经济” 形成产业梯度
汪玉奇认为,在同城化的过程中,四个城市在产业上要有分工与合作的关联性,能够形成产业梯度、产业集群。
在工业园区中,要放大省委省政府给予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允许四个城市在工业园区相互设置、发展“飞地经济”,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分工合作的基础,使四个城市在产业分工合作上更加合理、科学。
文/记者陈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