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天量“空账”倒逼养老金增值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6日

 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约1.3万亿元,这一天量数字引发人们对养老金未来支付能力的担忧。业内专家认为,巨额“空账”是我国养老制度转型成本未能及时化解所致,尽管目前支付风险不大,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支付压力会愈加沉重。当前必须抓紧做实账户,并尽快出台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和监管办法,实现对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化解空账风险。

 当前出现的巨额“空账”是我国养老制度改革产生的“历史欠账”所致。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由单位负担缴费,目前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缴费比例为个人工资的8%。在该制度确立前的职工养老金如何解决就是这项改革的制度成本。

 由于一直没有明确如何支付转轨成本,在实际发放中,在职职工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远远无法支撑当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支付,因此造成了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上所积累的资金被大量挪用,给退休职工发放工资,个人账户“空账”运转现象严重。由于老龄化不断增加及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账”也越来越大。

 据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统计,2008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2.79%,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7%,2050年将超过30%。有专家预计,如果不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未来30年时间里,我国城市养老金“空账”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

 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养老金管理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各地分散管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再加上国家对养老金的管理及如何使用十分谨慎,目前大部分只能存在银行或买国债,只有做实的部分可以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这导致养老金个人账户收益率长期不足2%,远不如长期储蓄。养老金在和通胀的赛跑中严重缩水。

 为此,业内专家建议,必须要做实个人账户。可通过国有股部分转持养老基金以及每年国有企业分红补贴养老基金的办法有效弥补现有的养老金缺口。在做实个人账户基础上,尽快出台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和监管办法,开拓养老金投资范围,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率。

 社保专家郑秉文则进一步建议,应适当改变目前制度结构,将统筹基金集中起来,实行集中的投资管理,并尽快出台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和监管办法,实现对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化解空账风险。

 首先,把目前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全都划入个人账户,实行“记账式大账户”的模式,解决上缴基金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制度的逆向选择,在中央政府层面形成一个资金池,为集中投资管理创造条件。

 其次,中央政府建立一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机构,对全部缴费收入进行市场化投资;同时,该机构也作为待遇计发机构,将各种资产投资的利率统一起来,对所有账户实行统一的8%的固定利率,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参保的激励机制,迅速扩大覆盖面。

 最后,在投资方面,对固定收益产品实行自营,对权益类产品实行外包式投资管理。资产配置将证券与实业结合起来,采取一部分产业投资的资产配置。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