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园区 >> 正文内容

“绿”了工业 美了环境 全南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3日

  超颖科技(全南)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先后获得10多项国家专利,成为国内微特电机产业的“领航者”。图为该公司员工在生产线上认真作业。(资料图片)特约记者廖泉林 摄

作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南县立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生态为重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循环产业链,有力助推了工业经济绿色发展,该县工业园也跻身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近日,笔者走进全南县工业园进行采访,探寻该县发展生态工业的奥秘。

天蓝 水清 树绿——工业园区生机盎然

初夏时节,走进全南县,一幅绿色生态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在迅速崛起的城市和林立的厂房之间,天蓝、水清、树绿、鸟飞……

全南县有3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2.51%,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Ⅱ类。为呵护这方青山碧水,该县牢固树立生态为重的发展理念,多渠道、深层次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绿水青山流金淌银。尤其是《若干意见》出台后,该县以构筑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共赢。

在全南人眼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避免走损环境、拼资源的弯路,该县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入手,改变GDP至上的观念,探索建立了“绿色GDP”考核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文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八大考评指标。同时,严格项目环保前置审批,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先后否决了20多个污染严重的招商项目,将3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那些能耗低、无污染、占地少、利税高的资金和科技密集型企业上,成功引进了超颖科技、松岩冶金、广研光电等一大批科技密集型企业。

科技 创新 转型——绿色引擎驱动发展

进入全南县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只见一座座厂房错落在绿树红花中,现代工业与绿色美景交相辉映。围绕生态为重这一理念,该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落户该县工业园区的全南晶环科技有限公司新上的高纯氧化锆项目已经投入试生产,预计可实现年产高纯氧化锆5000吨,年销售收入9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氧化锆陶瓷刀,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是稀土产品深加工领域取得的新突破。作为一家矿产品深加工企业,晶环科技正依靠科技力量摆脱资源大量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步入科技支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良性轨道。

全南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以前,该县大大小小的矿产企业共有20多家,由于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此,该县通过采取关停并转、资产重组等形式,把这20多家小企业整合成了5家龙头企业,使该县矿山整体服务年限至少延长了10年。该县还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和稀土、萤石、钨等资源优势,制定完善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氟化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壮大稀土、氟新材料优势产业,形成从开采、选冶到应用产品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矿产资源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实现氟化工产业年产值100亿元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原料型基础化工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转变,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和能耗、减少了污染,而且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全南县科技局局长钟晖告诉笔者。

低碳 节能 减排——循环经济蒸蒸日上

钨产业是全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过去钨矿的兴旺却给当地带来了废料处理的难题。如今,那些无人问津的尾砂废料和原生细泥却成了抢手货。该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对高能耗设备进行更新,并改进工艺流程,每年从这些废料中淘选80吨以上的钨精矿。变废为宝仅是该县促进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的一个缩影。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全南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广、试点项目、宣传培训等投入,并争取省、市扶持资金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基本建设。与此同时,该县还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跟踪指导和管理。

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大大提升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热情。全南县建城水泥有限公司淘汰立窑生产线1条及生料磨和水泥磨各1套,淘汰资产1500余万元。与此同时,该县圣保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矿渣炉等,进行研发、生产代木产品和改性菱镁无机复合(成型)材料。目前,该县共有8家开展废物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年利用工业废渣60万吨,回收利用废气50万立方米,节约原料成本3000万元。(钟慧燕 黄伟玲 曾建明)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