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青山湖区城乡发展一体化 “化茧成蝶”的重生转型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1日

    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升级?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乡发展如何一体化?

  当城市转型伴生的“阵痛”如期而至时,对于正在由城郊经济向城市经济迈进、由城市副中心向中心城区跨越的南昌市青山湖区来说,就如同经历一场“化茧成蝶”般的重生。

  从村民到市民的转身,破解城乡“二元”矛盾

  从过去的城市郊区到如今车水马龙的城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青山湖区产生了大量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背后所显现出的城乡“二元矛盾”,正是摆在城市转型面前的“拦路虎”。

  “城中村的改造在全国都是普遍性难题,化解城乡‘二元’矛盾更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突破旧有体制机制束缚的艰难过程,简单的‘拆’和‘建’都无法触及问题实质。”南昌市委常委、青山湖区区委书记李小豹向记者道出破解城乡“二元”矛盾的症结所在,“只有保障好农民的长远生存权、发展权,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才能真正推动他们的身份转换,才能最终实现由村到城的转型。”

  以城中村聚集的青山湖大道改造工程为例,几年前,该区投入10亿元巨资进行建设,一举改变了青山湖大道脏乱差的旧有面貌。然而,居住在道路沿线及周边的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都深刻影响着道路沿线的产业层次和商业氛围。要彻底改造城中村,就要让他们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因此,青山湖区对城中村居民拆迁安置既不停留在简单的经济补偿上,也不做“一锤子买卖”,而是从征地拆迁户最关心的根本性问题入手,构筑起就业、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四大保障线”:

  在南昌市率先成立城改办,探索拆农房、建安置城镇房新模式,启动和建设了秦胜、涂黄、扬农等12个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9000多万元,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亮化美化临街建筑70处,改造、提升薄弱社区25个。

  在依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的大前提下,首先保证原村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其次,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后,将其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范围,因城中村改造而增加的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原村民;再次,让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保障条件的原村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待遇。

  解决了人的问题,便破解了城乡“二元”矛盾。

  由城郊向城区跨越,推动城市化进程步伐

  如何让城中村融入城市,促进两者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青山湖区在将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时,对城中村综合环境改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完备、和谐社区构建等方面赋予全新的内涵。他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综合改造、安置优先、同步推进”的原则,既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推动改造,又通过注重城中村的规划管理和有效的政策调控,控制新的城中村产生。

  目前,按照打造南昌城市新功能拓展区的目标,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青山湖区正以打造临江商务区、罗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幸福渠流域综合整治开发“三大引擎”为总牵引,整体谋划区域开发建设,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8个领域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由村到城的步伐迈得虽不轻松,却日益坚实。

  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迈进,做好产业转型大文章

  城市转型不仅意味着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转型,更鲜明的特征还在于产业与城市之间的融合。

  一直以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和食品医药是青山湖区的传统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5.5%。然而,这些传统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利润率低、竞争力弱,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

  如何做好产业转型这篇“大文章”,成为青山湖区上下努力的方向。为此,该区围绕打造300亿元纺织服装、200亿元冶金建材、100亿元食品医药的产业发展奋斗目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他们全力突破资金、体制、机制和观念上的障碍,引导企业进行有效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方大特钢、英博雪津、娃哈哈、百特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今年还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培育自由的市场空间、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落实完善的政策措施来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以此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新格局。

  现代产业不是仅靠实体经济“一条腿”走路。为此,该区大力打造以华安699、大千壹号公馆星光剧场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以鸿雁电子广场、南昌世界之窗科技园等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产业,以深圳车仆、洪大城东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等,从而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同时,该区还推动民营科技园围绕产业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引导和鼓励企业挖掘现有的土地、产业空间,适度置换传统工业厂房,建设现代智能楼宇,发展总部经济、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促进土地利用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型。

  行走在转型的路上,青山湖区的步伐越来越矫健。

  本报记者刘小荣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